吉林省地圖:
吉林省行政區劃地圖
【長春地圖】:
【長春百度地圖】
【長春公交線路查詢】
【長春搜狗地圖】
【長春google地圖】
【長春圖吧地圖】
【長春城市吧地圖】
【延吉地圖】:
【延吉百度地圖】
【延吉公交線路查詢】
【延吉搜狗地圖】
【延吉google地圖】
【延吉圖吧地圖】
【延吉城市吧地圖】
【敦化地圖】:
【敦化百度地圖】
【敦化公交線路查詢】
【敦化搜狗地圖】
【敦化google地圖】
【敦化圖吧地圖】
【敦化城市吧地圖】
【琿春地圖】:
【琿春百度地圖】
【琿春公交線路查詢】
【琿春搜狗地圖】
【琿春google地圖】
【琿春圖吧地圖】
【琿春城市吧地圖】
【白城地圖】:
【白城百度地圖】
【白城公交線路查詢】
【白城搜狗地圖】
【白城google地圖】
【白城圖吧地圖】
【白城城市吧地圖】
【白山地圖】:
【白山百度地圖】
【白山公交線路查詢】
【白山搜狗地圖】
【白山google地圖】
【白山圖吧地圖】
【白山城市吧地圖】
【吉林地圖】:
【吉林百度地圖】
【吉林公交線路查詢】
【吉林搜狗地圖】
【吉林google地圖】
【吉林圖吧地圖】
【吉林城市吧地圖】
【遼源地圖】:
【遼源百度地圖】
【遼源公交線路查詢】
【遼源搜狗地圖】
【遼源google地圖】
【遼源圖吧地圖】
【遼源城市吧地圖】
【四平地圖】:
【四平百度地圖】
【四平公交線路查詢】
【四平搜狗地圖】
【四平google地圖】
【四平圖吧地圖】
【四平城市吧地圖】
【松原地圖】:
【松原百度地圖】
【松原公交線路查詢】
【松原搜狗地圖】
【松原google地圖】
【松原圖吧地圖】
【松原城市吧地圖】
【通化地圖】:
【通化百度地圖】
【通化公交線路查詢】
【通化搜狗地圖】
【通化google地圖】
【通化圖吧地圖】
【通化城市吧地圖】
【延邊地圖】:
【延邊百度地圖】
【延邊公交線路查詢】
【延邊搜狗地圖】
【延邊google地圖】
【延邊圖吧地圖】
【延邊城市吧地圖】
吉林省是中國東北地區中部的一個省份,東南與俄羅斯、朝鮮交界,北、西、南與黑龍江、內蒙古、遼寧毗鄰,位在東經121°38'至131°17',北緯40°52'至46°18'。古為濊貊?、扶余族、肅慎地,唐屬渤海地,遼代屬兩道,金朝分兩路,元代屬遼陽行中書省,明置建州為女真地,以境內吉林城而得名。清朝于1673年在吉林市建城,名吉林烏拉(意為沿著松花江),后置吉林省。為吉林將軍駐地。光緒年間將駐地建為吉林省,簡稱吉。面積19.1萬平方千米。人口2729.82萬人(2007年,以下數據為2001年),有漢(2435萬,占91%)、朝鮮(115萬,全國最多)、滿(99萬)、蒙(17萬)、回(13萬)、錫伯(3168人)等民族。轄1個自治州、8個地級市、57個縣(市、區)、3個自治縣。省會長春市。
歷史
-
主條目:吉林歷史
早期
商、周時為肅慎、貊、東胡等族地。漢元朔元年(前128),在松花江中游置蒼?,后歸樂浪郡、真番郡。元封三年(前108)置玄菟郡。古扶余國地。
據隋書卷81中稱新羅國,在高麗東南,居漢時樂浪之地,或稱斯羅。魏將毌丘儉討高麗,破之,奔沃沮。其后復歸故國,留者遂為新羅焉。故其人雜有華夏、高麗、百濟之屬,兼有沃沮、不耐、韓獩之地。其王本百濟人,自海逃入新羅,遂王其國。
滿洲源流考的作者也認為曹魏滅亡高句麗后,留在沃沮的高句麗人部落的后代建立了新羅,而雞林就是滿語吉林的訛傳!凹譃趵保℅irin ula)在滿語中為靠近水邊居住地的意思。在《中俄北京條約》中吉林所有沿海地區被割讓,僅剩下內陸,而原本吉林沿海地區與古代沃沮地大體重合。唐初屬河北道,后屬安東都護府。圣歷元年(698)靺鞨族自立震國,建都敖東城(今敦化),后易稱渤海國,為唐朝屬地。遼代分屬東京道、上京道,并置黃龍府(今農安)。金屬上京路、北京路、咸平路、海蘭路。元屬遼陽行省開元路,內置3府。明屬遼東都司和奴兒干都司。
清代
清朝前期,吉林省一直延伸至海岸線,比鄰日本海,包括今天本省東部、黑龍江省東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南部,在清朝省區面積中占列第六、七位。素以造船業為主,“吉林烏拉”(滿語:????? ???,穆麟德:Girin ula)在滿語中為靠近水邊居住地的意思。在《中俄北京條約》中吉林所有沿海地區被割讓,僅剩下內陸 。
滿洲國時期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了中國東北。1932年3月,建立了滿洲國傀儡政權。以溥儀為執政,年號“大同”。將長春改為新京,定為滿洲國首都。1934年,溥儀稱帝,改國號為滿洲帝國,年號“康德”。同年,原吉林省區域被分割、合并為吉林、間島、濱江、三江四個省,此后亦有更動。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18日,溥儀在通化宣布退位,滿洲國滅亡。
民國時期
1945年時,國民政府曾劃分東北為九個省份,當時的吉林省的轄區有:(省會吉林市,轄2市18縣1旗,而境內哈爾濱市系直轄市,直隸行政院。)
- 省轄市:吉林市、長春市
- 縣:永吉、長春、伊通、農安、舒蘭、樺甸、磐石、雙陽、德惠、扶余、雙城、五常、榆樹、敦化、蛟河、乾安、九臺、懷德
- 盟旗:郭爾羅斯旗
現代
到了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后將東北九省調整為:黑龍江、吉林、松江、遼東、遼西五省。 接下來到1954年以后,改回東北三。杭、遼寧、黑龍江,而現行的吉林省大致是由國民政府時期的吉林省和松江省所組合而成。
地理
- 接鄰省區:黑龍江、遼寧、內蒙古
- 接鄰國家:朝鮮、俄羅斯
區劃
現轄8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以及19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18個縣、3個自治縣。
地圖 |
# |
名稱 |
漢語拼音 |
行政區 |
 |
— 副省級城市 — |
1 |
長春市 |
Chángchūn Shì |
朝陽區 |
— 地級市 — |
2 |
白城市 |
Báichéng Shì |
洮北區 |
3 |
白山市 |
Báishān Shì |
渾江區 |
4 |
吉林市 |
Jílín Shì |
船營區 |
5 |
遼源市 |
Liáoyuán Shì |
龍山區 |
6 |
四平市 |
Sìpíng Shì |
鐵西區 |
7 |
松原市 |
Sōngyuán Shì |
寧江區 |
8 |
通化市 |
Tōnghuà Shì |
東昌區 |
— 自治州 — |
9 |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
Yánbiān Cháoxiǎnzú Zìzhìzhōu |
延吉市 |
人口
吉林省人口變化[1]
年份 |
年末總人口數(萬人) |
1950 |
1029.5 |
1960 |
1397.1 |
1970 |
1860.4 |
1980 |
2210.7 |
1990 |
2440.2 |
2000 |
2627.3 |
2010 |
2746.2 |
吉林省各市(州)面積與人口數據(2007年末)
吉林省 |
191,123.91 |
27,298,200 |
26,960,574 |
長春市 |
20,571.06 |
|
7,459,463 |
吉林市 |
27,659.79 |
|
4,326,656 |
四平市 |
14,382.04 |
|
3,349,477 |
遼源市 |
5,130.73 |
|
1,233,950 |
通化市 |
15,607.80 |
|
2,269,108 |
白山市 |
17,473.73 |
|
1,299,238 |
松原市 |
21,097.36 |
|
2,812,995 |
白城市 |
25,692.29 |
|
2,029,304 |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
43,509.10 |
|
2,180,383 |
經濟
-
主條目:吉林經濟
根據初步核算的結果,2008年,吉林GDP總量達到6,424.06億元,位居全國第廿一位,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16.70億元,增長9.5%,占GDP比重為14.3%;第二產業增加值3,064.63億元,增長17.2%,占GDP比重為47.7%;第三產業增加值2,442.73億元,增長16.7%,占GDP比重為38.0%。按常住人口計算,當年人均GDP達到23,514元,增長15.7%。[2]。
與其他省市區的經濟發展相比,吉林屬于中等發展速度的省級行政區,也是東北三省中發展最快的省份;吉林農業經濟比較發達,人均GDP基本與全國平均水平持平,在各省份中屬于中上水平。1979-2007年29年,按絕對數比較,2007年吉林GDP總量為1978年的63.75倍;按不變價格推算(以同期全國平均物價水平為基準),GDP年平均增長率9.4%,低于同期全國9.8%的平均水平,年均增長率次于安徽、寧夏等16個省份居17位。從1978-2008年共計31年,吉林GDP年增長率,有16年高于同期全國平均水平,15年低于全國同期水平;31年間有13年年增長率高于10%。1978-2008年,吉林GDP總量在全國的位次一直在第18位至第22位間輪替,1978年位居第18位,1993年居19位,2004年居20位,2006年居22位,2007年開始居第21位。GDP總量的發展,1981年突破100億元,1992年突破500億元,1995年突破1000億元,2007年突破5000億元。人均GDP的發展,1987年首次突破1千元(全國1987年突破1千元),1996年突破5千元(全國1995年突破5千元),2004年突破1萬元(全國2003年突破1萬元),2008年突破2萬元(全國2008年突破2萬元)。
2007年,吉林GDP總量(最終核實數)達到5,226.08億元,與上年相比增幅達到13.9%,GDP占全國總量的1.9%;其中第一產業813.48億元,占GDP比重15.57%;第二產業2,389.87億元,占45.73%;第三產業2,022.73億元,占38.70%;人均GDP為19,168元,次于內蒙、河南等11省市區居第12位[3]。經濟結構中,農業占有較大比重。以2007年為例,一產業占GDP比重次于西藏、河南等11省區居全國第12位,一產業總量上次于黑龍江、云南等16省居全國第17位。
民族
吉林省是地處邊疆的多民族省份,除漢族外,全省有48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245.36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9.15%。全省有4個民族自治地方:延邊朝鮮族自治州1952年9月3日成立、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1956年9月1日成立、長白朝鮮族自治縣1958年9月15日成立、伊通滿族自治縣1988年8月30日成立。全省4個自治地方少數民族人口111.85萬人,占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的45.59%,土地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28.74%。
全省有33個民族鄉(鎮)和1個享受民族鄉待遇的朝鮮族鄉。33個民族鄉中有6個朝鮮族鄉、2個回族鄉、4個滿族朝鮮族鄉、10個蒙古族鄉、1個朝鮮族滿族鄉。全省民族鄉(鎮)總人口47.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9.8萬人,占民族鄉(鎮)總人口的41.3%。土地面積5465.9平方千米,約占全省總土地面積的2.9%。
吉林省少數民族成份多,比例大,少數民族人口總數(246萬)和占總人口比例(9%)在全國分別列第11位和第12位。少數民族居住幅員廣,主要在山區、半山區、草原牧區和邊境地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
在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中,朝鮮族(115萬,全國最多)主要分布在東部的延邊、吉林、通化、白山等市;滿族(99萬)、回族(13萬)以長春、吉林、通化、四平居多;蒙古族(17萬)和錫伯族(3168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白城和松原。
交通
- 航空
航空以長春為中心,吉林、延吉為補充,可直達北京、上海、廣州、?、寧波、大連、昆明、香港、深圳、韓國首爾、濟州、臺灣臺北、日本東京、仙臺、大阪、名古屋等地。
- 長春龍嘉國際機場CGQ 4E級
- 延吉朝陽川機場YNJ 4C級(擴建中)
- 長白山機場NBS 4C級
- 通化三源浦機場TNH 4C級(建設中)
- 白城長安機場 4C級(建設中)
- 松原查干湖機場 4C級(建設中)
- 鐵路
吉林省的鐵路網大體可分為西北-東南和西南-東北兩個走向。全國主要鐵路干線京哈線貫穿吉林南北。從吉林省內可直達哈爾濱、沈陽、大連、北京、天津、西安、石家莊、武漢、濟南、南京、廣州、上海等全國主要城市。吉林省鐵路以長春為中心,以吉林、四平、白城、梅河口等為主要樞紐,以京哈線、長圖線、長白線、平齊線、沈吉線、四梅線、梅集線等線路為干線,形成連接全省各市、州及廣大城鄉的鐵路網。
- 哈大客運專線將于2012年建成通車,平均時速在200公里以上,長春至沈陽、哈爾濱只需1小時。吉林境內設有四平東站、公主嶺南站、長春西站、長春站、德惠西站、扶余北站。
- 長吉城際鐵路于2010年12月30日通車,設計時速250公里,主要車站為長春站、龍嘉機場站、吉林站。長春至吉林需34分鐘,龍嘉機場到長春市、吉林市分別為14分鐘和24分鐘。長春站至吉林站二等座34元、一等座41元;長春站至龍嘉站二等座票價10元、一等座票價12元;吉林站至龍嘉站二等座票價24元、一等座票價29元。
- 吉琿客運專線于2010年開工建設,設計時速為250公里。項目西起吉林市,東至琿春市,途經蛟河市、敦化市、安圖縣、延吉市、圖們市,西部與長吉城際鐵路相連。
- 公路
2008年末全省等級公路總里程88340公里(含農村公路),其中,高速公路1850公里。2011年末高速公路將達到2250公里。
文化
歷史文化
全省共有1處世界文化遺產、2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168處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
- 世界文化遺產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吉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 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
- 其它
戲曲、曲藝
- 京劇
代表吉林省京劇藝術最高水平的是吉林省京劇院,所屬戲院有大眾劇場和長春大戲樓。 從吉林富商牛子厚創辦京劇喜連成科班,培養了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周信芳開始,吉林市就與京劇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解放前的幾十年中,單是演出京劇的茶園就有多處,京劇大師梅蘭芳、京劇山派代表唐韻笙都曾經在吉林市長期演出。牛子厚對京劇事業所做出的貢獻在中國戲劇史上留下了珍貴的一頁。為紀念牛子厚“富而好行其德”,而編排的現代京劇《牛子厚傳奇》正在長春公演。
- 吉劇
知名團體有吉林省吉劇團。 吉林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以“不離基地,采擷眾華,融合提煉,自成一家”為指導方針,建國后在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新劇種。 著名吉劇演員有鄔莉、隋晶瑩、王青霞、王桂芬、李占春、安靜芳等。 優秀劇目有《桃李梅》、《燕青賣線》、《包公賠情》、《一夜皇妃》、《三請樊梨花》、《包公趕驢》、《三放參姑娘》、《火焰山》、《關東雪》等。
- 二人轉
知名團體有吉林市戲曲劇團,和平大戲院、東北風二人轉劇場、劉老根大舞臺。 二人轉是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吸取了河北的蓮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場等演變而成。 二人轉在歷史曾形成東、西、南、北四個流派。東路以吉林市為重點,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演出形式,大體可分“單(單出頭)“雙(雙玩藝,即二人轉)”、“群(群活兒)”、“戲(拉場戲)”四類。 吉林著名二人轉演員有韓子平、董偉、嚴淑萍、董連海、高秀敏、閆學晶、佟長江、楊金華、魏三、孫小寶、閻森、周玲玲、周云鵬、郭旺等。
- 黃龍戲
知名團體有吉林省農安縣黃龍戲劇團,是我省戲曲界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 吉林省地方劇種,是農安縣創作的地方戲曲新劇種,因農安曾是遼代有名的黃龍府而得名。它是以東北皮影戲音樂為基調。并吸收民間音樂而形成的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廣泛群眾基礎的新劇種。 代表劇目有《風雨菱花》、《魂系黃龍府》、《圣明樓》、《鷹格夫人》四大劇。
- 新城戲
知名團體有吉林省松原市滿族藝術劇院。 新城戲是20世紀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葉,以流傳于吉林省扶余一帶的滿族曲藝八角鼓為基礎而逐漸發展而成的。因為扶余鎮曾是清朝新城府治所,故而定名為新城戲。優秀劇目有《紅羅女》、《繡花女孩子》、《薩瓦瑪》、《鐵血女真》、《洪皓》等。 2009年7月,新編大型歷史故事劇《洪皓》獲得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的最高獎項“金孔雀”綜合大獎。
- 東北大鼓
東北大鼓是流行于中國東北的曲藝鼓書暨鼓曲形式,融入了京劇、京韻大鼓和東北民歌唱腔,曲調豐富,唱腔流暢,表現力較強,以說唱中、長篇書為主。吉林境內東北大鼓基本屬“東城派”,在榆樹地區影響力較大,也較為活躍。2006年東北大鼓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東北大鼓傳統節目非常豐富短篇有《老鼠告貓》,中篇有《二度梅》,長篇有《左傳春秋》等。 著名藝人有顧馨山、“四小鼓王”之一夏曉華、王連科、高貴、蔣維芳等
- 評劇
知名團體有長春評劇院、長春市雙陽區評劇團、吉林市戲曲劇團。 代表人物有花派藝術家鄭桂芳、新派藝術家王曼玲等。
- 話劇
知名團體有長春話劇院、吉林市話劇團、延邊話劇團、吉林藝術學院小劇場。 著名話劇演員有呂啟鳳、鄭坤范、 李幼斌、于丹、劉強等。
- 小品
著名演員有高秀敏、閆學晶、劉小光等。
電影
長春電影制片廠
新中國的第一個電影制片廠,是全國最大的綜合性電影制片廠之一,與北影、上影和八一合稱“四大”電影制片廠,被譽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
前身是1937年,偽滿時期日本人建立的“滿洲映畫株式會社”。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后,我黨為建立自己的電影生產基地,派中共黨員劉建民、趙東黎秘密進入“滿映”,組織進步職工開展護廠斗爭,于10月1日成立了東北電影公司。1946年內戰一觸即發,東北電影公司于5月13日遷往合江省興山市,即現在的黑龍江省鶴崗市。1946年10月1日,東北電影公司更名為東北電影制片廠,并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開始生產,拍攝了新中國的七個”第一部“,同時調出大批干部支援新廠建設,因此被形象地譽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進展,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后,東影一面堅持生產,一面分批遷回長春。1955年,正式更名為長春電影制片廠。
50多年來,長影共拍攝故事影片600多部,戲曲片50多部,譯制了幾十個國家的影片800多部,還制作了大量的科教片、美術片、電視片,為新中國的電影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長影廠不僅是個電影生產地,而且是個電影人員的培訓地,造就了一大批電影藝術家、事業家、和技術專家。1960-1962年之間曾成立長春電影學院,文革時期學校停辦,后未再恢復。
目前長春還設有創辦于1992年,兩年一屆的長春電影節。與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珠海電影節并稱“中國四大電影節”。
音樂
知名團體有吉林省民族樂團、長影樂團、吉林省交響樂團
舞蹈
知名團體有吉林省歌舞劇院、延邊歌舞團、松原市滿族藝術劇院、前郭縣民族歌舞團
戲劇
長春人民藝術劇場
工藝美術
松花湖浪木根雕、松花硯、吉林白山木畫、德惠草編、吉林彩繪雕刻葫蘆、吉林剪紙、長春木雕、松花湖奇石
飲食
- 吉菜
是指利用吉林特產或主產原料,運用吉林特有的烹飪工藝,在中華名菜系基礎上,綜合吉林少數民族飲食文化和農家特色,經過開發創新而形成的一個新的精品菜系。吉菜主要有民族菜、民俗菜、宮廷菜、山珍菜四大系列。在2001年第二屆中國美食節上,吉菜以其鮮明的特色,被確定為中國“新八大菜系”之一。
宗教
- 佛教
全省信仰佛教群眾約45萬余人,大多數屬于凈土宗。還有少數天臺宗、禪宗、曹洞宗及其它宗派,但宗派特點已不明顯。省佛教協會由吉林省著名的僧人澍培等人發起,成立于1981年,1984年召開第二次代表會議,1996年召開第三次代表會議,現任會長是長春市般若寺方丈成剛。全省有佛教協會9個,(其中省級1個、市級5個、縣級3個)。全省共有寺院105座,其中比丘(男僧)46座,比丘尼(女僧)59座。全省有僧人1253人,其中男僧311人,女僧 942人。年齡結構情況:17歲至18歲有18人,19歲至21歲100人,22歲至60歲有975人,61歲以上有160人。文化程度情況:文盲26 人,小學301人,初中570人,高中(中專)244人,佛學院(大專)112人。主要宗教場所有:長春般若寺、吉林市北山廟群、遼源市彌陀寺、敦化正覺寺、松原扶余縣蔡家溝慈云寺、四平市凈業蓮寺、通化梅河口市龍泉寺、白城洮北區華嚴寺、白山市青山寺等。
- 道教
道教傳入吉林省是在公元六世紀下半葉,到元明兩朝時中斷。清康熙三年(1664年)又傳入我省,到1948年全省有宮觀125座,道士900余人。1958 年前有44座,有道士89人。1959年有52座,有道士125人!拔母铩鼻跋τ35座,有道士29人。目前全省有宮觀14處,道士79人,信教群眾 8600余人。1995年、1997年我省道教分別成立了通化市道教協會、遼源市道教協會。主要宗教場所有:通化市玉皇閣和遼源市福壽宮。
- 伊斯蘭教
吉林省現有信仰伊斯蘭教的群眾13.8萬多人,清真寺近90所。1981年成立了省伊斯蘭教協會,1984年9月10日召開第二次代表會議,1988 年10月4日召開第三次代表會議,2000年11月22日召開第四次代表會議,會址在長春市長通路清真寺內,現任第四屆會長為楊清庭阿訇。主要宗教場所有:長春市長通路清真寺、長春市宋家清真寺、長春皓月禮拜殿、吉林市北清真寺、吉林市西清真寺、吉林市東清真寺、吉林市拱北清真寺等。
- 天主教
吉林省現有天主教信教群眾近8萬人,正式登記的天主教堂(公所)73處。全省現有天主教教職人員126人,其中,主教1人,(張翰民,省政協常委),神甫 54人,修士4人,修女67人。有各級宗教團體24個。其中,省級2個,即:吉林省主教愛國會和吉林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市級11個,縣級12個。有天主教神哲學院和天主教修女院各一所,在校男女修生共30人,其中,男修生26人,女修生4人。由于歷史的原因,吉林省天主教信教群眾大部分分布在農村,歷史上形成了十大聚居村,分別是:農安縣新劉家鄉劉家村、農安縣合隆鄉八家村、公主嶺市育林鄉西山村、公主嶺市蓮花山鄉趙家圍子村、公主嶺市蓮花山鄉趙家圍子村、公主嶺市育林鄉良正甲村、公主嶺市和氣鄉民助村、梅河口市中和鎮二八石村、扶余縣四馬架鄉蘇家村、長嶺縣利發盛鄉建設村、龍井市八道鄉八道村。主要宗教場所有:長春市德勒撒天主教堂,吉林市耶穌圣心天主教堂等。
- 基督教
吉林省現有基督教信教群眾近36萬人,約占全省信教總人數的37%。正式登記的基督教活動場所1300余處,基督教教職人員200多人,其中牧師37人,長老45人。義工傳道員達到1300多人,經民政部門批準登記的各級基督教團體為46個,其中省級宗教團體2個,市級團體13個,縣級團體31個。主要宗教場所有:長春西五馬路基督教堂、長春東三馬路基督教堂、長春二道基督教堂、吉林市基督教堂、四平市基督教堂、通化市基督教堂等。
旅游
4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3處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14處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1處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自然保護區
-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 國家AAAAA風景名勝區
- 偽滿皇宮博物院
- 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長春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
- 國家AAAA風景名勝區
- 松原市查干湖旅游度假區
- 蛟河拉法山國家森林公園
- 通化市楊靖宇烈士陵園
- 長春市蓮花山滑雪場
- 吉林松花湖風景名勝區
- 吉林省北大湖滑雪場
- 長春世界雕塑公園
- 長春市長影世紀城
- 集安市高句麗文物古跡旅游景區
- 鎮賚縣莫莫格國家自然保護區
- 輝南縣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
- 通榆縣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自然保護區
教育
普通高校
- 參見:吉林省高等學校列表
軍事院校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長春市)
- 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技術學院(長春市)
科研機構
- 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
-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
- 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 世界自然基金會長春項目辦公室
體育
重要賽事
- 第六屆亞冬會
- 第六、八、九、十二屆全國冬季運動會
- 2008、2009自由式滑雪世界杯
- 2004、2008、2009中國乒乓球公開賽
- 中國中超足球聯賽
- 亞洲冠軍杯賽
- 國際雪聯越野滑雪中國巡回賽
- 瓦薩國際森林徒步賽
- 瓦薩國際定向賽
- 利丁徒步賽
- 畢克國際山地車賽
- 國際友好城市半程馬拉松邀請賽
- 意大利AC米蘭足球邀請賽
- 中日韓三國青少年足球邀請賽
- 中國大學生田徑運動會
職業球隊
- 足球
長春亞泰 延邊長白虎 長春大眾華信(女足)
- 籃球
長春東北虎 吉林澳華(女籃)
體育名人
- 王皓 奧運會乒乓球冠軍
- 王軍霞 奧運會女子5000米冠軍
- 周洋 冬奧會短道速滑冠軍
- 李佳軍 冬奧會短道速滑冠軍(中國第一個奪得冬奧會獎牌的男子運動員)
- 葉喬波 冬奧會短道速滑亞軍(中國第一個奪得冬奧會獎牌的運動員)、世界速度滑冰錦標賽冠軍(中國和亞洲第一個短距離速滑全能世界冠軍)
- 陳露 冬奧會花樣滑冰季軍(中國第一個奪得冬奧會花樣滑冰獎牌的運動員)、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冠軍(中國第一位花樣滑冰世界冠軍)
- 李野 冬奧會短道速滑季軍
- 郭洪茹 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3000米冠軍(中國第一位短道速滑世界冠軍)
- 王春露 冬奧會短道速滑季軍
- 楊陽 冬奧會短道速滑亞軍
- 張付 射擊世界杯(個人)冠軍
- 郭爽 奧運會場地自行車女子爭先賽季軍
- 穆爽爽 世界錦標賽女子75公斤以上級抓舉冠軍
- 王春麗 瑞典國際FIS積分賽自由5KM第一名、亞冬會越野滑雪女子短距離自由式比賽冠軍 (中國第一個奪得亞冬會越野滑雪冠軍的運動員)
- 李爽 奧運中國女子曲棍球第四名
- 魏亞楠 北京國際馬拉松賽冠軍
- 高仲勛 中國男子足球運動員
- 李瑋鋒 中國男子足球運動員
- 孫軍 中國男子籃球運動員
- 王秋洪 亞殘運會F44級跳遠冠軍
中共建國后主要領導人
- 省委書記
- 劉錫五
- 李夢齡
- 吳德
- 趙林(代第一書記)
- 王淮湘
- 王恩茂
- 強曉初
- 高狄
- 何竹康
- 張德江
- 王云坤
- 王珉
- 孫政才
|
- 省長
- 周持衡
- 栗又文
- 王淮湘
- 王恩茂
- 于克
- 張根生
- 趙修
- 高德占
- 何竹康
- 王忠禹
- 高嚴
- 王云坤
- 洪虎
- 王珉
- 韓長賦
- 王儒林
|
重要歷史事件
- 康熙東巡
- 萬寶山事件
- 三下江南、四保臨江
- 中國第一輛“解放”牌載重汽車
- 中國第一輛“東風”轎車
- 第一輛“紅旗”高級轎車
- 中國第一臺“地形一號”光學經緯儀
- 中國第一臺電磁式電子顯微鏡
- 吉林隕石
- 吉林4名戰士攜槍出逃
著名人物
- 葉赫那拉·杏貞(慈禧)
- 瓜爾佳·鰲拜
- 扎拉里·依克唐阿
- 赫舍里·松毓
- 宋小濂
- 徐鼐霖
- 成多祿
- 韓憲宗
- 牛秉坤
- 張作相
- 魏拯民
- 李維民
- 李紅光
- 金意庵
- 尹東柱
- 高亨
- 鄭律成
- 王洪文
- 劉曉波
- 趙南起
- 袁家軍
- 顧秉林
- 回良玉
- 羅永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