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圖:
【九江地圖】:
【九江百度地圖】
【九江公交線路查詢】
【九江搜狗地圖】
【九江google地圖】
【九江圖吧地圖】
【九江城市吧地圖】
【南昌地圖】:
【南昌百度地圖】
【南昌公交線路查詢】
【南昌搜狗地圖】
【南昌google地圖】
【南昌圖吧地圖】
【南昌城市吧地圖】
【撫州地圖】:
【撫州百度地圖】
【撫州公交線路查詢】
【撫州搜狗地圖】
【撫州google地圖】
【撫州圖吧地圖】
【撫州城市吧地圖】
【贛州地圖】:
【贛州百度地圖】
【贛州公交線路查詢】
【贛州搜狗地圖】
【贛州google地圖】
【贛州圖吧地圖】
【贛州城市吧地圖】
【吉安地圖】:
【吉安百度地圖】
【吉安公交線路查詢】
【吉安搜狗地圖】
【吉安google地圖】
【吉安圖吧地圖】
【吉安城市吧地圖】
【景德鎮地圖】:
【景德鎮百度地圖】
【景德鎮公交線路查詢】
【景德鎮搜狗地圖】
【景德鎮google地圖】
【景德鎮圖吧地圖】
【景德鎮城市吧地圖】
【萍鄉地圖】:
【萍鄉百度地圖】
【萍鄉公交線路查詢】
【萍鄉搜狗地圖】
【萍鄉google地圖】
【萍鄉圖吧地圖】
【萍鄉城市吧地圖】
【上饒地圖】:
【上饒百度地圖】
【上饒公交線路查詢】
【上饒搜狗地圖】
【上饒google地圖】
【上饒圖吧地圖】
【上饒城市吧地圖】
【新余地圖】:
【新余百度地圖】
【新余公交線路查詢】
【新余搜狗地圖】
【新余google地圖】
【新余圖吧地圖】
【新余城市吧地圖】
【宜春地圖】:
【宜春百度地圖】
【宜春公交線路查詢】
【宜春搜狗地圖】
【宜春google地圖】
【宜春圖吧地圖】
【宜春城市吧地圖】
【鷹潭地圖】:
【鷹潭百度地圖】
【鷹潭公交線路查詢】
【鷹潭搜狗地圖】
【鷹潭google地圖】
【鷹潭圖吧地圖】
【鷹潭城市吧地圖】
江西省,簡稱贛,是中國的一個省份,位于長江中下游南岸,東界浙江與福建、北鄰安徽和湖北,西連湖南,南毗廣東。境內最大河流為贛江,自南向北縱貫全境,注入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全省總面積16.69萬平方公里,2008年底人口4400.10萬人[1]。省會為南昌。
歷史
-
主條目:江西歷史
名稱由來
江西省簡稱贛,自古以來就是“文章節義之邦”。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意思是位于江南的西部地區。又因為江西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因為贛江和鄱陽湖,江西也稱為“贛鄱”大地。又因為從長江以北往南看,江西在江南的右部而江東在江南的左部,江西在歷史文獻中又稱為“江右”與江東(“江左”)相對應。
商周
夏朝商朝時期,江西主要屬于古代長江文明(獨立于古代黃河文明)的一部分,農業文明和青銅文明等發達,是世界最早的稻作文明起源地(江西萬年縣的水稻種植已有一萬兩千多年的歷史[2])。
春秋戰國時期,江西屬于吳(國)頭楚(國)尾,“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秦漢魏晉南北朝
秦始皇統一戰國七雄之后,設立九江郡(郡治并不在今天的九江,而是在安徽壽縣),在今江西境內設有7個縣。
漢太祖元年(約于公元前202年),設豫章郡(贛江原稱豫章江),郡治南昌(表示“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江西從此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下轄18縣,分別為南昌、廬陵、彭澤、鄱陽、馀淦、柴桑、贛、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歷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為贛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與后來的江西省區大致相當。今天的南昌、贛州、吉安等主要城市都是在那時縣城的基址上發展而來。
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此時的江西屬揚州部。
三國時期,江西轄于吳。今天贛北地區依然留有當年周瑜的點將臺。
西晉公元291年元年,改設江州,其主體為江西地區原有郡縣。
隋唐五代
隋煬帝改州縣制為郡縣制,此時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
唐代增加到8州37縣,8個州分別為:
貞觀元年唐太宗劃全國為10道監察區,江西屬于江南道。733年,唐玄宗將道增加到15個,洪、饒、虔、吉、江、袁、撫、信8州隸屬于江南西道監察區。
五代時期,江西地區曾轄于南唐(建都于今南京,后遷都于今南昌)。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相當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區軍,劃6州、4軍、55縣。交泰元年,南唐元宗決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為南昌府。
宋元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為路,江西地區被置9州、4軍、68縣,其大部分隸屬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隸屬于江南東路。
元代設置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制度。轄區包括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原江西東北部分地區隸屬于江浙行。┮约敖裉鞆V東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設路、直隸州、州(同縣級行政機構)和縣。江西行省下轄龍興、吉安、南康、贛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臨江、撫州、饒州、信州等13路和南豐、鉛山2直隸州以及48個縣、16個縣級州。
從中唐以來,江西在經濟文化方面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此后在宋元明三朝,江西曾經是中國最繁榮的省份之一。無論是農業如糧食和手工業如瓷器等經濟方面,還是教育如在科舉考試中及第的人數以及商業等方面都名列全國前三名之內,與江東(江浙)、四川行省大致相仿,明顯領先于附近的廣東、湖南等。
可見:張正田,〈淺談宋代江西健訟風氣與客家、江西先民的移民潮〉,《客家雜志》,256(臺北),2011.10,頁68。
明清
明代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然稱。,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布政使司轄南昌、瑞州、饒州、南康、九江、廣信、撫州、建昌、吉安、袁州、臨江、贛州、南安13府,下轄78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明太祖洪武年間廣東單獨設省后,至今江西的邊界變化很小。其時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機關,三司分別由中央直接節制,分權而治,互不統屬。另外有三位藩王(寧王、淮王和益王)分封在江西的南昌府、饒州府(鄱陽)和建昌府(南城)。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設蓮花、南昌府增設銅鼓、贛州府增設虔南等3個縣級廳,同時升寧都縣為省轄直隸州。巡撫成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下設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財政與司法監察。
明清時期,由于梅關和贛江是聯系廣東和長江流域最繁忙的南北交通線路,也帶動了沿線江西城市的繁榮。同時,由于明代江西填湖廣和湖廣填四川的政策大批江西人向人口密度較低的湖南、湖北、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等省移民,從事商業或農業等。在此期間形成的“江右”商幫在全國十大商幫中位列第三。其時,景德鎮為全國四大名鎮之一。
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清朝的府、州、廳一律改為縣。江西省共轄81縣。至1926年北伐軍進駐南昌時正式設南昌市。1934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1947年劃回安徽,1949年再次劃歸江西。
1927年8月1日發生的南昌起義引發國共十年內戰。共產黨隨后在江西建立了贛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湘粵贛革命根據地、閩浙贛革命根據地、湘鄂贛革命根據地以及中央革命根據地等。
1931年,共產黨在瑞金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并將瑞金更名為瑞京,是中央政府和首都所在地,稱為“紅色首都”或“紅都”。在該政權運作期間,其中央政府頒布了憲法,發行了貨幣,設計有國旗,同時將其所屬控制區域稱為蘇區。因國民黨第五次剿共戰爭的勝利,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被迫于1934年10月撤離江西中央蘇區。
1933年,國民黨以及國民政府在南昌發起新生活運動,隨后推廣到全國,每年盛夏,國民政府到夏都廬山辦公,并開辦廬山軍官訓練團。
1936年,經過湖南的粵漢鐵路全線通車,使得江西失去過去在南北交通上的重要地位。1937年東西向的浙贛鐵路通車,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江西原有的交通和城市格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96年,京九鐵路貫通江西南北,加速了贛南的發展。
2005年,贛龍廈鐵路通車,使“紅色故都”瑞金結束了無鐵路的歷史,從而實現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建設贛閩線的愿望。
地理
地形
江西三面環山,可以看作是一個北面略微開口的盆地。西面是幕阜山、九嶺山和羅霄山脈;東面是懷玉山和武夷山脈;南面是九連山和大庾嶺,北面緊鄰鄱陽湖和長江,有著名的廬山(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山地丘陵共占全省面積70%,中南部紅巖丘陵和盆谷交錯,北半部是寬廣的平原,稱為鄱陽湖平原、鄱陽盆地或豫章平原。江西的最高峰是與福建邊界的武夷山脈的黃崗山,海拔2158米。
接鄰省份
- 東北:浙江省、安徽省
- 西北:湖北省
- 東南:福建省
- 西部:湖南省
- 南部:廣東省
河流和湖泊
長江的重要支流贛江幾乎從南到北縱貫全省。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贛江、撫河、信江、鄱江和修水等水匯入鄱陽湖后,注入北面的長江。重要的水庫有西北部的修水柘林水庫和贛江上游的萬安水庫。
氣候
江西的氣候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1月平均氣溫3-9 °C,7月平均氣溫27-41 °C。年降水量1200 - 1900毫米。
行政區劃
江西省地圖
萍鄉
宜春
新余
吉安
贛州
九江
南昌
撫州
景德鎮
鷹潭
上饒
|
現轄11個地級市,以及19個市轄區,10個縣級市,70個縣
- 地級市:南昌市、景德鎮市、萍鄉市、九江市、新余市、鷹潭市、贛州市、吉安市、宜春市、撫州市、上饒市
- 市轄區:東湖區、西湖區、青云譜區、灣里區、青山湖區、紅谷灘新區、昌江區、珠山區、安源區、湘東區、廬山區、潯陽區、渝水區、月湖區、章貢區、吉州區、青原區、袁州區、臨川區、信州區
- 縣級市:樂平市、瑞昌市、貴溪市、瑞金市、南康市、井岡山市、豐城市、樟樹市、高安市、德興市
- 縣:南昌縣、新建縣、安義縣、進賢縣、浮梁縣、蓮花縣、上栗縣、蘆溪縣、九江縣、武寧縣、修水縣、永修縣、德安縣、星子縣、都昌縣、湖口縣、彭澤縣、分宜縣、余江縣、贛縣、信豐縣、大余縣、上猶縣、崇義縣、安遠縣、龍南縣、定南縣、全南縣、寧都縣、于都縣、興國縣、會昌縣、尋烏縣、石城縣、吉安縣、吉水縣、峽江縣、新干縣、永豐縣、泰和縣、遂川縣、萬安縣、安?h、永新縣、奉新縣、萬載縣、上高縣、宜豐縣、靖安縣、銅鼓縣、南城縣、黎川縣、南豐縣、崇仁縣、樂安縣、宜黃縣、金溪縣、資溪縣、東鄉縣、廣昌縣、上饒縣、廣豐縣、玉山縣、鉛山縣、橫峰縣、弋陽縣、余干縣、鄱陽縣、萬年縣、婺源縣
人口
-
主條目:江西人口
- 公元2年(漢平帝元始二年),35.20萬人。
- 1491年(明孝宗弘治四年),654.98萬人。
- 1853年~1873年,江西在太平天國時期曾是湘軍和太平天國反復爭奪的地區,因而損失巨大。人口從1853年的2450萬人急劇下降到1873年的1770萬人。
- 1909年~1911年(清宣統),1697.70萬人。
- 1927年(民國16年),2032.28萬人。
- 1927年~1937年,由于頻繁殘酷的戰爭,人口損失較大。1930年-1934年,國民政府對江西中央蘇區進行了5次軍事圍剿行動,極其殘酷的戰爭和清洗(包括紅軍內部清洗和戰后政府的清洗)造成人員大量死亡或逃離,使得江西的人口從1931年的1872萬,到1936年只剩下1556萬人。
- 1947年(民國36年),1272.52萬人。
- 1950年,1568萬人。
- 1978年,3182.8萬人。
- 1998年,4191.21萬人。
- 2001年,4139.80萬人。
目前江西省總人口超過4千萬。人口出生率為1.361%、死亡率0.599%、自然成長率0.762%。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51人。全省人口密度最大的為南昌市,平均每平方公里566人;人口密度最小的為吉安市,平均每平方公里183人。
江西省各市面積與人口數據(2007年末)
江西省 |
166,894.34 |
43,684,100 |
45,286,615 |
南昌市 |
7,432.18 |
4,580,600 |
4,913,082 |
景德鎮市 |
5,256.23 |
1,554,400 |
1,561,757 |
萍鄉市 |
3,823.99 |
1,839,700 |
1,846,535 |
九江市 |
18,796.79 |
4,721,700 |
4,795,809 |
新余市 |
3,177.68 |
1,125,800 |
1,138,476 |
鷹潭市 |
3,556.74 |
1,102,700 |
1,142,831 |
贛州市 |
39,317.14 |
8,301,400 |
8,770,399 |
吉安市 |
25,258.75 |
4,759,600 |
4,797,154 |
宜春市 |
18,637.67 |
5,406,100 |
5,390,899 |
撫州市 |
18,811.12 |
3,850,900 |
3,888,060 |
上饒市 |
22,826.04 |
6,441,200 |
7,041,613 |
民族
江西人口以漢族占絕對多數,占總人口的99.73,是中國漢族比重最高的一個省份。雖然省內散居著近37個少數民族,但是達到一定人口數量的只有回族和畬族。
江西南部與廣東省東北部、福建省西南部一起還是漢族客家民系的主要聚居地,現今當地仍保留著具備客家傳統的生活習俗。此外,客家民系在贛西北銅鼓等地亦有分布。
經濟
-
主條目:江西經濟
根據初步核算的結果,2010年,江西GDP總量達到9435億元,位居全國第19位,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60.4億元,增長4.8%,占GDP比重為16.4%;第二產業增加值3414.9億元,增長16.6%,占GDP比重為52.7%;第三產業增加值2005.0億元,增長10.1%,占GDP比重為30.9%。全部財政收入達到1226億元,比上年增長3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00億元,增長25.3%增長3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775.5億元,增長3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32.9億元,增長19.2%;外貿進出口214億美元,中部排名第二,增長82.1%;利用外商直接投資51億美元,增長26.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81元,增長10.4%;農民人均純收入5789元,增長14.1%;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控制在0.85噸標煤以內,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控制在43.4萬噸和57萬噸以內;城鎮新增就業50.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3.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7.49%。;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3%。 [1]。
與其他省市區的經濟發展相比,江西屬于中等發展速度的省份,但經濟總量相對較小,人均GDP偏后;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較大比重。1979-2007年29年,按絕對數比較,2007年江西GDP總量為1978年的62.86倍;按不變價格推算(以同期全國平均物價水平為基準),GDP年平均增長率9.4%,低于同期全國9.8%的平均水平,年均增長率次于寧夏、吉林等17個省份居18位。GDP總量的發展,1992年突破500億元,1995年突破1000億元,2007年突破5000億元。人均GDP的發展,1989年首次突破1千元(全國1987年突破1千元),2001年突破5千元(全國1995年突破5千元),2006年突破1萬元(全國2003年突破1萬元)。
2007年,江西GDP總量(最終核實數)達到5,469.25億元,與上年相比增幅達到13%,GDP占全國總量的2.0%;其中第一產業910.02億元,占GDP比重為16.64%;第二產業2,827.26億元,占51.69%;第三產業1,731.97億元,占31.67%;人均GDP為12,562元,GDP人均量次于寧夏、四川等24省市區居第25位[3]。經濟結構中,農業占有較大比重。以2007年為例,一產業占GDP比重次于湖南、貴州等7省區居全國第8位,一產業總量上次于福建、浙江等13省居全國第14位。
工業
江西的有色金屬礦藏豐富,包括著名的德興銅礦和大余鎢礦,有色金屬冶煉是其工業的主要特色之一。鷹潭號稱銅都。萍鄉曾是中國近代工業起源地之一。景德鎮的瓷器,新余的鋼鐵以及九江的港口等。
南昌是中國直升飛機和無人機等飛機生產基地,汽車生產基地等重要制造基地和物流中心。南昌是江西省最大的工業城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架飛機、第一輛輪式拖拉機、第一輛摩托車、第一枚海防導彈都在這里誕生,近年開始開發電子高科技產業例如賽維太陽能就是世界最大太陽能電池廠,并在短短1年間上市于美國紐約證交所。
農業
江西歷史上一直是稻米的主要產區。并盛產柑桔(以南豐蜜桔著稱)、臍橙、茶葉、毛竹和杉木等。廣昌,石城是全國通芯白蓮、烤煙出口生產基地,省優質烤煙生產基地。江西是中國優質農產品輸出基地和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等。豐城市、南昌縣、鄱陽縣三縣是全國糧食產量百強縣。而樂平市是江西唯一一個蔬菜產量大于糧食產量的的縣,被譽為“江南菜鄉”。
第三產業
隨著經濟的發展,江西體育文藝娛樂事業也得到了持續發展。江西體育健兒曾多次獲得奧運冠軍,一些傳統的戲劇比如贛劇、采茶戲、儺舞等也得到發揚。另外,江西飲食的特點以濕辣鮮辣為主。
新聞傳媒
江西省所有的報紙、電視、廣播都是公立經營。報紙:江西日報、江南都市報、信息日報,電視:江西電視臺、江西教育電視臺;廣播:江西人民廣播電視臺
文化
方言
江西省可以明顯地分為若干個方言區。贛語是江西的主要語言,使用人口大約占三分之二?图以捠褂萌丝诩s占六分之一,主要分布于南部,以及贛西北銅鼓。九江使用江淮官話。贛州市章貢區和信豐縣城使用西南官話。婺源縣、浮梁縣、德興市使用徽語。上饒市、上饒縣、玉山縣、廣豐縣和德興市(限隴頭)使用吳語。
歷史文化名城
- 南昌:別稱洪城、英雄城[4]
- 景德鎮:別稱瓷都
- 萍鄉:別稱江南煤海
- 贛州:有“世界鎢都”之稱
- 吉安:古稱廬陵
- 臨川:別稱才子之鄉
- 九江:別稱潯城
贛文化
產生于本土的長江文明不斷地融合黃河文明而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文化體系。
江西菜
又稱贛菜,代表菜:
- 藜蒿炒臘肉
- 三杯雞:南昌市的特色,因烹調雞塊時加入甜米酒、豬油、醬油各一小杯,不放湯水,用炭火將雞塊燉熟而得名。調料中增加了香蔥、生姜等,用小砂鍋加蓋放在炭爐上慢火燉制。上桌后滿座飄香,砂鍋內雞塊色澤發紅,雞肉鮮美,湯汁香醇,且為原味
- 豫章酥鴨
- 永新狗肉
- 蓮花血鴨
- 安;鹜
- 向塘土雞
- 瓦罐煨湯
- 粉蒸肉
- 井岡山煙筍燒肉
- 贛南小炒魚
- 新余水北豆腐
南昌的小吃
- 水煮油炸
- 石頭街的麻花
- 涼拌藕片
- 糖果:早點,一般與跟油條一起賣
- 團子
- 拌粉拌面:南昌早點
- 南昌炒粉:多佐以青菜香菇,肉絲
- 凍米塘:以豐城的最出名,曾名江南小切,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賜予的名稱。
- 松糕:將糯米粉、粳米粉、砂糖、蓮心、核桃仁、玫瑰花、黃桂花、蜜棗等料拌和均勻,入蒸籠推平,撒果料、香料及豬油丁,經擺花、撒糖、蒸熟、冷卻而成。潔白光亮,細膩甜香,松軟爽口,熱食最佳,冷食亦宜。
- 白糖糕:白糖發糕
- 麻糍
- 酒糟湯圓:以糯米粉制成小圓球形,入沸水煮熟,以酒糟、白糖拌和而成。白潤如玉、糟香濃郁,味甜適口。
宗教
道教
可統計信徒約600萬人。著名宮觀有南昌西山萬壽宮、鷹潭龍虎山天師府、上饒三清山三清宮、樟樹閣皂山崇真宮等。
佛教
可統計信徒約142萬人,是歷史上佛教一些重要宗派的發源地。著名寺廟有南昌佑民寺(洪州宗祖庭)、奉新的百丈寺、九江能仁寺、東林寺、永修真如寺、吉安凈居寺、靖安寶峰寺、宜黃曹山寺(曹洞宗祖庭)等。
基督教
可統計信徒約57萬人。其中,新教約47萬人,天主教約10萬人。江西大部分基督徒起源于中國內地會背景。不過省會南昌的清鐘堂、志道堂,以及九江化善堂起源于衛理公會背景;九江督府巷復生堂原屬于圣公會。天主教堂有南昌圣母無原罪堂。
伊斯蘭教
穆斯林約1萬人。南昌市有醋巷清真寺。
旅游景點
贛中
- 八一起義紀念館
- 八大山人紀念館
- 安義古鎮文峰塔古浮橋
-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 儺神(儺文化)世界面具公園
- 西山萬壽宮
- 南昌梅嶺風景區
- 南昌贛江市民公園
- 撫州湯顯祖紀念館
- 撫州王安石紀念館
- 吳城商代遺址
- 筑衛城遺址
- 閣皂山國家森林公園
- 文天祥紀念館
- 渼陂古村
贛北
- 廬山:世界地質公園,1996年列為世界遺產世界人文景觀
- 柘林湖,廬山西海
- 鄱陽湖,世界生命湖泊,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保護濕地之一,全世界最大的候鳥棲息地
- 高嶺-瑤(窯)里
- 景德鎮,江南名鎮,千年瓷都,“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巔峰是此都”,尤其以“青花瓷”著名
- 樂平古戲臺
- 共青城,富華山上的(胡)耀邦陵園
贛東
- 龍虎山及天師府,世界地質公園,世界道教發祥地,201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 龜峰,世界地質公園,201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 上饒集中營
- 三清山:2008年7月8日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 武夷山黃崗山,江西東部最高峰,華東屋脊
- 婺源,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
- 弋陽,贛劇與明朝“京腔”(高腔)發源地
- 靈山: 2009年12月28日被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贛西
- 井岡山,201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 仙女湖,傳說七仙女下凡之地,位于新余市城西,為AAAA級國家風景名勝景點。
- 明月山
- 三爪侖
- 武功山:江南三大名山之一
- 安源工人紀念館
- 秋收起義廣場
- 孽龍洞,形成于1.8億年前的天然溶洞,洞長4200余米,舊稱孽龍洞,洞內怪石、清風、流泉、飛瀑,被稱為洞中“四絕高九米,寬七米,被地質和園林專家稱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洞天奇觀。1982年曾被中國風景名勝權威、同濟大學教授陳嚴周先生譽為“天下第一洞”、“地下藝術長廊”
贛南
- 瑞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都(瑞京)
- 贛州宋城
- 贛南客家圍屋
- 三百山,珠江的東江源頭
- 九嶺山九連山,南嶺嶺南
- 通天巖
交通
航空
- 南昌昌北國際機場
- 贛州黃金機場
- 景德鎮瓷都機場
- 九江廬山機場
- 吉安井岡山機場
- 上饒三清山機場(在建)
- 宜春明月山機場(在建)
鐵路
鐵路名稱 |
鐵路起點 |
鐵路終點 |
江西境內途徑 |
備注 |
浙贛鐵路 |
浙江省杭州市 |
湖南省株洲市 |
上饒市、鷹潭市、撫州市、南昌市、宜春市、新余市、萍鄉市 |
東西向橫貫江西北部,1937年通車,長947公里。其中萍鄉礦區至湖南株洲段長89公里,1899年開工,1905年竣工。 |
京九鐵路 |
北京市 |
香港九龍 |
九江市、南昌市、吉安市、贛州市 |
南北縱貫江西中西部,1996年通車,其中南昌到九江段建于1916年。南昌市是京九鐵路沿線唯一的省會城市。 |
武九鐵路 |
湖北省武漢市 |
九江市 |
瑞昌市、九江市 |
國家路網“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完成電氣化改造,最高速度為200km/h,可開行和諧號動車組。 |
銅九鐵路 |
安徽省銅陵縣 |
九江市 |
九江市、湖口縣、彭澤縣 |
國家路網“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
鷹廈鐵路 |
鷹潭市 |
福建省廈門市 |
鷹潭市、資溪縣 |
1957年通車,1993年完成電氣化改造。 |
贛龍鐵路 |
贛州市 |
福建省龍巖市 |
贛縣、于都縣、瑞金市 |
2005年通車,正在進行擴能復線和電氣化改造。 |
閩贛鐵路 |
福建省福州市 |
上饒市 |
鉛山縣、上饒縣 |
|
皖贛鐵路 |
安徽省蕪湖市 |
鷹潭市貴溪市 |
浮梁縣、景德鎮市、樂平市、萬年縣、貴溪市 |
|
分文鐵路 |
新余市分宜縣 |
永新縣文竹鎮 |
分宜縣、安?h、永新縣 |
已暫?瓦\,未來將連接衡茶吉鐵路中茶陵至永新支線。 |
向樂鐵路 |
南昌縣向塘鎮 |
撫州市樂安縣 |
南昌縣、豐城市、臨川區、崇仁縣、樂安縣 |
原為工礦鐵路,現只有兩列車次行駛本線。 |
向莆鐵路 |
南昌縣向塘鎮 |
福建省莆田市 |
南昌縣、豐城市、臨川區、南城縣、南豐縣、黎川縣 |
尚在建設,預計2013年建成通車。 |
贛韶鐵路 |
贛州市 |
廣東省韶關市 |
南康市、大余縣 |
尚在建設,是連接京九線和京廣線兩大南北鐵路干線的重要聯絡線,將大大縮短江西市縣往返珠江西部地區的時間。 |
衡茶吉鐵路 |
湖南省衡陽市 |
吉安市吉安縣 |
井岡山市、泰和縣、吉安縣、永新縣 |
衡陽至井岡山段及支線茶陵至永新段尚在建設中。 |
昌九城際鐵路 |
南昌市 |
九江市 |
南昌縣、新建縣 |
設計速度250km/h,2007年開工建設,于2010年6月30日建成通車,為江西省第一條城際高速鐵路。 |
南昌西環鐵路 |
南昌市 |
南昌市 |
南昌縣、新建縣 |
尚在建設。 |
合?瓦\專線 |
安徽省合肥市 |
福建省福州市 |
婺源縣、德興市、上饒市 |
尚在建設,設計時速250km/h,預計2013年建成通車。 |
滬昆客運專線 |
上海市 |
云南省昆明市 |
上饒市、鷹潭市、南昌市、宜春市、新余市、萍鄉市 |
尚在建設,設計時速350km/h,預計2014年建成通車。 |
公路
- 參見:江西省高速公路列表
公路編號 |
公路名稱 |
公路起點 |
公路終點 |
江西境內途徑 |
備注 |
G35 |
濟廣高速公路 |
山東省濟南市 |
廣東省廣州市 |
景德鎮市、上饒市、鷹潭市、撫州市、贛州市 |
撫州段和贛州段尚在建設中 |
G45 |
大廣高速公路 |
黑龍江省大慶市 |
廣東省廣州市 |
九江市、宜春市、新余市、吉安市、贛州市 |
吉安以北又名武吉高速公路,吉安以南為原贛粵高速公路一部分。龍南至粵界(韶關市)尚在規劃。 |
G4511 |
龍河高速公路 |
贛州市龍南縣 |
廣東省河源市 |
龍南縣、定南縣 |
G45的聯絡線之一,亦為原贛粵高速公路一部分 |
G56 |
杭瑞高速公路 |
浙江省杭州市 |
云南省瑞麗市 |
瑞昌市、九江市、景德鎮市、婺源縣 |
在江西境內原為瑞九高速公路和九景黃高速公路 |
G60 |
滬昆高速公路 |
上海市 |
云南省昆明市 |
上饒市、鷹潭市、撫州市、南昌市、宜春市、新余市、萍鄉市 |
原名滬瑞高速公路 |
G6001 |
南昌繞城高速 |
南昌市 |
南昌市 |
南昌市 |
分為南昌東繞城和南昌西繞城 |
G70 |
福銀高速公路 |
寧夏銀川市 |
福建省福州市 |
九江市、南昌市、撫州市 |
原名京福高速公路 |
G72 |
泉南高速公路 |
福建省泉州市 |
廣西南寧市 |
撫州市、吉安市、萍鄉市 |
尚在建設,江西段吉安以東又稱石吉高速公路,吉安以西又稱吉蓮高速公路 |
G76 |
廈蓉高速公路 |
福建省廈門市 |
四川省成都市 |
瑞金市、于都縣、贛縣、章貢區、上猶縣、崇義縣 |
在江西境內又稱贛瑞高速公路 |
S20 |
彭湖高速公路 |
九江市彭澤縣 |
九江市湖口縣 |
彭澤縣、湖口縣 |
尚在建設,將連接安徽省對應高速 |
S22 |
德婺高速公路 |
上饒市婺源縣 |
上饒市德興市 |
婺源縣、德興市 |
原為景婺常高速公路其中一段,未來將連接浙江省對應高速公路 |
S3501 |
景德鎮繞城高速 |
景德鎮市珠山區 |
景德鎮市浮梁縣 |
珠山區、浮梁縣 |
建設中,將連接杭瑞高速和濟廣高速 |
S4503 |
贛州繞城高速 |
贛州市南康市 |
贛州市贛縣 |
南康市、章貢區、贛縣 |
連接廈蓉高速和大廣高速 |
S49 |
楓生高速公路 |
新建縣楓林鎮 |
新建縣生米鎮 |
新建縣 |
|
S50 |
泰井高速公路 |
吉安市泰和縣 |
井岡山市 |
泰和縣、井岡山市 |
未來將連接湖南省對應高速 |
S66 |
贛韶高速公路 |
贛州市南康市 |
廣東省韶關市 |
南康市、大余縣 |
江西段又稱康大高速公路 |
S69 |
樟吉高速公路 |
宜春市樟樹市 |
吉安市吉州區 |
樟樹市、新余市渝水區、峽江縣、吉水縣、吉安市吉州區 |
原為贛粵高速公路一部分 |
S89 |
上蓮高速公路 |
萍鄉市上栗縣 |
萍鄉市蓮花縣 |
上栗縣、安源區、蓮花縣 |
規劃中,將泉南高速公路和連接湖南省對應高速 |
未知編號 |
永武高速公路 |
九江市永修縣 |
九江市修水縣 |
永修縣、武寧縣、修水縣 |
尚在建設中 |
未知編號 |
撫吉高速公路 |
撫州市金巢經濟開發區 |
吉安市吉州區 |
臨川、崇仁縣、宜黃縣、樂安縣、永豐縣、吉水縣 |
預計于2011年7月開建,2013年12月建成 |
未知編號 |
昌德高速公路 |
南昌市 |
德興市 |
德興市、樂平市、鄱陽縣、余干縣、南昌市 |
尚在建設中 |
未知編號 |
昌銅高速公路 |
南昌市西樞紐胡同 |
宜春市銅鼓縣 |
新建縣、奉新縣、宜豐縣、銅鼓縣 |
尚在建設中,和昌德高速公路相連為中部地區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快速通道(杭州-重慶)中的一段 |
G105 |
105國道 |
北京市 |
廣東省珠海市 |
九江市、南昌市、宜春市、吉安市、贛州市 |
|
G206 |
206國道 |
山東省煙臺市 |
廣東省汕頭市 |
景德鎮市、上饒市、鷹潭市、撫州市、贛州市 |
|
G316 |
316國道 |
福建省福州市 |
甘肅省蘭州市 |
九江市、南昌市、撫州市 |
|
G319 |
319國道 |
福建省廈門市 |
四川省成都市 |
贛州市、吉安市、萍鄉市 |
此國道已改道,將不會經過井岡山市 |
G320 |
320國道 |
上海市 |
云南省瑞麗市 |
上饒市、鷹潭市、撫州市、南昌市、宜春市、萍鄉市 |
|
G323 |
323國道 |
瑞金市 |
云南省臨滄市 |
瑞金市、于都縣、贛縣、贛州市章貢區、南康市、大余縣 |
|
全省11個地市均通行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進入全國前十。
教育
2011年,研究生教育在校研究生2.4萬人,普通高校在校生82.9萬人;普通高中、初中、小學在校生分別達78.3萬人、200.9萬人和434.0萬人;特殊教育在校生2.3萬人;幼兒園9431所,在園幼兒145.5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7.5%,比上年提高2.0個百分點;高中階段毛入學率77.5%,提高1.5個百分點;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3%;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8%。
高等教育
- 參見:江西省高等學校列表
名人
- 吳芮(鄱陽)(?-前202年),江西第一人杰,為春秋時代吳國國王夫差的七世孫。秦朝時任番陽令,號曰番君。
- 徐稚(南昌):(97—168),字孺子,東漢經學家,世稱“南州高士”。
- 許遜(南昌):(239—374),字敬之,東晉道士,創凈明道派,被尊為許真君。
- 陶淵明(九江):(365—427),東晉人,卓越的田園派詩人。
- 林士弘(鄱陽):(?-622),隋末南方起義領袖,曾建立南方的楚政權。
- 綦毋潛(南康):(691-756),唐代詩人,詩風接近王維,被認為是唐時江西詩文成就最高者。
- 劉慎虛(奉新):(715?-??),唐代詩人,詩文歸屬山水田園詩派,晚年隱居建昌縣桃源里。
- 盧肇(新余):(818—882),江西科舉史上第一個狀元,在文學和書法上也有一定造詣。
- 鄭谷(宜春):(848-911),唐代詩人,詩作多為詠物,以《鷓鴣詩》最出名,稱鄭鷓鴣。
- 董源(南昌):(?-約 962 年),畫家,生活于五代晚期至北宋初年,南派山水畫鼻祖。
- 王欽若(新余)(962年-1025年),北宋初期的政治家,真宗時期的宰相,主導編纂《冊府元龜》。
- 晏殊(進賢):(901-1055),北宋官吏、詞人,詞風婉約,著有《珠玉詞》。
- 歐陽修(永豐):(1007-1073),北宋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疤扑伟舜蠹摇敝。
- 曾鞏(南豐):(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王安石(臨川):(1021-1086),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疤扑伟舜蠹摇敝。
- 晏幾道(進賢):(約1030-1106),北宋詞人,詞風清麗婉約,小令尤其出色,著有《小山詞》。
- 黃庭堅(修水):(1045—1105),北宋詩人,書法家,宋四家之一。
- 汪應辰(玉山):(1118-1176),南宋官吏、詩人、散文家,曾中狀元,有神童之稱。
- 洪邁(鄱陽):(1123-1202),南宋文學家,著有《容齋隨筆》。
- 楊萬里(吉水):(1127-1206),南宋詩人,中興四大詩人之一。
- 朱熹(婺源):(1130-1200),南宋哲學家,被尊為朱子,是宋明理學(也叫朱子理學,程朱理學)的奠基人之一。
- 陸九淵(金溪): (1139-1193),南宋哲學家,在以往儒學發展的基礎上,創立了心學體系,開創了心學一派。
- 姜夔(鄱陽):(約1155-1221),南宋詩詞作家、音樂家,號白石道人,著有《白石道人歌曲》。
- 謝枋得(弋陽): (1226-1289),南宋末年詩人和學者,民族英雄。
- 劉辰翁(吉安):(1232-1297),南宋末期辛派詞人中成就較大的愛國詞人。
- 文天祥(吉安):(1236-1283]]),南宋末年政治家,領導了南宋末年的抗元斗爭。
- 汪大淵(南昌):(1311年~?),元民間航海家,曾先后兩次出海游歷南海諸國、澳大利亞、印度、埃及、地中海等地,著有《島夷志略》。
- 馬端臨(樂平):(1254-1323),宋末元初史學家,著有《文獻通考》。
- 周德清(高安):(1277-1365),元代卓越的音韻學家兼戲曲作家,著有《中原音韻》。
- 解縉(吉水):(1369-1415),明代學者、文學家,洪武年間內閣首輔。主持編纂中國第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巨著《永樂大典》。
- 況鐘(靖安):(1383-1443),明代官吏、詩人,為官清正,人稱“況青天”。
- 嚴嵩(新余):(1480-1565),明代官吏、詩人。嘉靖時在內閣二十年,專擅國事,是歷史上著名的權臣。
- 夏言(貴溪):(1482-1548),明代官吏,嘉靖年間內閣首輔,著名賢相。
- 魏良輔(南昌):(1501-1584),明代戲曲音樂家,發明水磨調(昆腔),是昆曲(南曲)的創始人,后世奉之為昆腔和昆曲之鼻祖,藝壇尊為“曲圣”。
- 湯顯祖(臨川):(1550-1616),明代偉大的戲劇家、文學家,著有“臨川四夢”。
- 鄒元標(吉水):(1551-1624),明代官吏,以直諫著稱,是東林黨領袖。
- 宋應星(奉新):(1587-1666),明代科學家,著《天工開物》(被認為是同時代最出色的科技論著)。
- 王猷定(南昌):(1598~1662),明末清初文學家,散文尤其出色,著有《四照堂集》。
- 魏禧(寧都):(1624年-1681年),明末清初文學家,是當時散文三大家之一,著有《魏叔子文集》。
- 朱耷(南昌):(1626年-1706年),明末清初畫壇四僧之一,號八大山人,寫意山水畫大家。
- 蔣士銓(鉛山):(1725年-1785年),清代文學家,詩、文、戲曲創作都有較高成就,清代“乾隆年間三大家”之一。
- 彭元瑞(南昌):(1731—1803),清代楹聯學家,在楹聯創作有杰出成就,并參與編輯了《四庫全書》,與蔣士銓并稱“江右兩名士”。
近現代
- 張勛(奉新):(1854-1923),北洋軍閥,曾短暫擁立溥儀恢復帝制。
- 李烈鈞(武寧):(1882-1946),近代革命黨人,執掌江西軍政,袁世凱稱帝后于湖口誓師討袁。
- 詹天佑(婺源): (1861年-1919年),清末民初鐵路工程專家,設計修筑中國第一條鐵路“(北)京張(家口)鐵路”,中國鐵路之父。
- 李瑞清(撫州):(1867年-1920年)美術家,書法家,中國近現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先驅,曾任兩江師范學堂監督(校長)
- 歐陽竟無(宜黃): (1871年-1943年),近代佛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人稱"宜黃大師"。
- 陳寅。ㄐ匏海1890年-1969年),近代卓越的國學家、史學家。
- 饒毓泰(臨川):(1891年-1968年),近代物理學家,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
- 胡先骕(南昌):(1894年-1968年),近代生物學家與教育家,中國植物分類學之父,中國生物學界鼻祖,國立中正大學(于1953年解散至今尚未復校)首任校長,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大學生物系、第一生物研究所,靜生生物調查所、廬山植物園等。
- 羅家倫(進賢): (1897年-1967年),近代教育家,曾任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校長和國立清華大學首任校長。
- 吳有訓(高安): (1897年-1977年),近代物理學家與教育家,近代物理學先驅,與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康普頓驗證了“康普頓-吳有訓效應”。
- 張國燾(上栗): (1897年-1979年),近代政治家與軍事家,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后因為擔心中共內部清洗而叛離共產黨。
- 程懋筠(南昌):(1900年—1957年),近代音樂家、音樂教育家,中華民國國歌的曲作者。
- 傅抱石(新余):(1904年-1965年),近代畫家、金石家、美術理論家和美術教育家。
- 吳法憲(永豐):(1915年-2004年),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空軍政委、司令員。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被開除黨籍、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
- 梅汝璈(南昌):(1904年-1973年),近代法學家、律師,二戰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東京審判)中國代表法官。
- 汪東興 (弋陽 : (1916-) ,原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袁隆平(德安): (1930年-),現代生物學家與農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 高行。ㄚM州): (1940年-),現代文學家,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 何大一(新余):(1952年—),華裔美國科學家,是艾滋病雞尾酒療法的發明人。目前是美國紐約洛克菲勒大學艾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同時還是美國科學院院士、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因為發明雞尾酒療法,1996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當年的年度風云人物。
- 雷倩(豐城):(1956年-),美國廣播公司第一位華人、女性行政總裁,曾任中華民國第六屆立法委員(新黨籍)、金門酒廠董事長、東森電視副總裁等。父雷學明為中華民國海軍中將,曾被指涉拉法葉艦弊案。
- 吳官正(余干):(1938-)2002-2007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政治
-
主條目:江西政治
江西省省級政治機構 |
執政黨 |
省黨代會 |
省委:常委會:書記 |
省紀委 |
地方國家權力機關 |
省人大: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
行政機關 |
審判機關 |
檢察機關 |
省人民政府:省長 |
省高級人民法院 |
省人民檢察院 |
政治協商機關 |
省政協 |
駐軍 |
武警內衛部隊 |
公安現役部隊 |
省軍區 |
省武警總隊 |
省公安邊防總隊
省公安消防總隊
省公安廳警衛局 |
1949年以后的主要領導人
- 省委書記
陳正人、楊尚奎、程世清、江渭清、白棟材、萬紹芬、毛致用、吳官正、舒惠國、孟建柱、蘇榮
- 省長
邵式平、方志純、程世清、江渭清、白棟材、趙增益、倪獻策、吳官正、舒圣佑、黃智權、吳新雄、鹿心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