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圖:
湖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地圖
湖南省共設14個市州、122縣(市、區),2354個鄉(鎮)。長沙市是湖南省的省會。
長沙市 芙蓉區|天心區|岳麓區|開福
區|雨花區|長沙縣|望城縣|寧鄉縣|瀏陽市
株洲市|天元區|蘆松區|荷塘
區|石峰區|醴陵市|株洲縣|攸縣|茶陵
縣|炎陵縣
湘潭市 湘潭縣|湘鄉市|韶山市|岳塘區|雨
湖區
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區|云
溪區|臨湘市|汨羅市|華容縣|岳陽縣|
平江縣|湘陰縣
益陽市 赫山區|資陽區|大通湖區|沅江市|桃江縣|南
縣|安化縣|
常德市 武陵區|鼎城區|漢
壽縣|桃源縣|臨澧縣|石門縣|澧縣|津市
|安鄉縣
衡陽市 衡南縣|衡陽縣|衡山縣|衡東縣|祁東縣|常寧市|耒陽市|雁峰區|石
鼓區|珠暉區|蒸湘區|南岳區
永州市 芝山區|冷水灘區|東安縣|祁陽縣|雙牌縣|寧遠縣|新田縣|道縣|江永縣|江華縣|藍山縣|
郴州市 北湖區|蘇仙區|資興
市|桂陽縣|永興縣|宜章縣|嘉禾縣|臨武
縣|汝城縣|安仁縣|桂東縣
邵陽市 雙清區|大祥區|北塔區|新邵縣|
邵東縣|邵陽縣|隆回縣|洞口縣|武岡市|
新寧縣|綏寧縣|城步苗族自治縣
婁底市 雙峰縣|新化縣|
冷水江市|漣源市|婁星區
懷化市 洪江市|鶴城縣|
沅陵縣|溆浦縣|辰溪縣|黔陽縣|會同縣|中方縣|
新晃|通道|芷江|靖州|麻陽
張家界市 永定區|武陵源區|桑植縣|慈利縣|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吉首|滬溪|鳳凰
|古丈|花垣|保靖|永順|龍山
【長沙地圖】:
【長沙百度地圖】
【長沙公交線路查詢】
【長沙搜狗地圖】
【長沙google地圖】
【長沙圖吧地圖】
【長沙城市吧地圖】
【常德地圖】:
【常德百度地圖】
【常德公交線路查詢】
【常德搜狗地圖】
【常德google地圖】
【常德圖吧地圖】
【常德城市吧地圖】
【郴州地圖】:
【郴州百度地圖】
【郴州公交線路查詢】
【郴州搜狗地圖】
【郴州google地圖】
【郴州圖吧地圖】
【郴州城市吧地圖】
【衡陽地圖】:
【衡陽百度地圖】
【衡陽公交線路查詢】
【衡陽搜狗地圖】
【衡陽google地圖】
【衡陽圖吧地圖】
【衡陽城市吧地圖】
【懷化地圖】:
【懷化百度地圖】
【懷化公交線路查詢】
【懷化搜狗地圖】
【懷化google地圖】
【懷化圖吧地圖】
【懷化城市吧地圖】
【婁底地圖】:
【婁底百度地圖】
【婁底公交線路查詢】
【婁底搜狗地圖】
【婁底google地圖】
【婁底圖吧地圖】
【婁底城市吧地圖】
【邵陽地圖】:
【邵陽百度地圖】
【邵陽公交線路查詢】
【邵陽搜狗地圖】
【邵陽google地圖】
【邵陽圖吧地圖】
【邵陽城市吧地圖】
【湘潭地圖】:
【湘潭百度地圖】
【湘潭公交線路查詢】
【湘潭搜狗地圖】
【湘潭google地圖】
【湘潭圖吧地圖】
【湘潭城市吧地圖】
【湘西地圖】:
【湘西百度地圖】
【湘西公交線路查詢】
【湘西搜狗地圖】
【湘西google地圖】
【湘西圖吧地圖】
【湘西城市吧地圖】
【益陽地圖】:
【益陽百度地圖】
【益陽公交線路查詢】
【益陽搜狗地圖】
【益陽google地圖】
【益陽圖吧地圖】
【益陽城市吧地圖】
【永州地圖】:
【永州百度地圖】
【永州公交線路查詢】
【永州搜狗地圖】
【永州google地圖】
【永州圖吧地圖】
【永州城市吧地圖】
【岳陽地圖】:
【岳陽百度地圖】
【岳陽公交線路查詢】
【岳陽搜狗地圖】
【岳陽google地圖】
【岳陽圖吧地圖】
【岳陽城市吧地圖】
【張家界地圖】:
【張家界百度地圖】
【張家界公交線路查詢】
【張家界搜狗地圖】
【張家界google地圖】
【張家界圖吧地圖】
【張家界城市吧地圖】
【株洲地圖】:
【株洲百度地圖】
【株洲公交線路查詢】
【株洲搜狗地圖】
【株洲google地圖】
【株洲圖吧地圖】
【株洲城市吧地圖】
湖南省,簡稱“湘”,位于長江中游,因大部位處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貫穿全境而簡稱“湘”(別稱:楚、湘楚,三湘四水),為中國國家一級行政區;境內廣植芙蓉(木芙蓉),古詩有“秋風萬里芙蓉國”之句,故有“芙蓉國”之譽。湖南的省會長沙市,省政府駐地位于長沙市天心區湘府路。湖南全省的漢語方言以湘語為主,在部分地區則主要使用贛語、湘南土話、西南官話、瓦鄉話或客家話等方言。此外,苗語湘西方言、勉語(瑤語的主要分支)、侗語以及土家語等少數民族語言在湖南省西部和南部的少數民族聚居區使用。
歷史
-
主條目:湖南歷史
湖南在原始社會時為三苗、百濮與揚越(百越)之地,據寧鄉縣、安鄉縣、津市市、澧縣、道縣和平江縣等地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證明,湖南境內在40萬年前有舊石器時期的人類活動,早在一萬多年前就有種植稻谷,早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湖南的先民就開始過定居生活。
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時為荊州南境。春秋、戰國時代屬于楚國。秦始皇設黔中、長沙兩郡;漢世宗之后屬荊州刺史轄區,轄武陵郡、桂陽郡、零陵郡、衡陽郡和長沙郡;三國時屬吳國荊州,為荊南五郡;西晉時分屬荊州和廣州;東晉時分屬荊州、湖州、江州;南朝宋、齊、梁時分屬湘州、郢州和小部分荊州,南朝陳時分屬荊州、沅州;隋高祖開皇九年(589年)平南陳,而統一全國后,在湖南設長沙、武陵、沅陵、澧陽、巴陵、衡山、桂陽、零陵等八郡;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分屬山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在衡州置湖南觀察使,從此在中國行政區劃史上開始“湖南”之名;五代十國時期,馬殷據湖南,建立楚國,國都為長沙。
北宋時,湖南分屬荊湖南路和荊湖北路。這時洞庭湖區得到大規模開發,湖南在全國的地位迅速上升。宋代全國四大書院,湖南即得其二。北宋末年,湖南人口達570多萬。元代時屬湖廣等處行中書。ㄊ錆h),設湖南宣慰司于衡州(后遷治潭州);明代時屬湖廣布政使司(省會武漢);清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廣為湖廣左、右布政使司,其中右司下設長寶、岳常澧、衡永郴桂、辰沅永靖4道和長沙、寶慶、岳州、常德、衡州、辰州、沅州、永州、永順九府。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改湖廣右布政使司為湖南布政使司,遷長沙,湖南正式作為省級行政單位。
中華民國時,湖南廢除府、廳、州,保留道、縣兩級,并改變了部分縣的名稱。民國三年(1914年)全省下設湘江、衡陽、辰沅、武陵四道。民國十一年(1922年)道制撤消,僅存省、縣兩級。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普遍設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全省劃為九區;1938年全省調整為10個行政督察區;1940年4月全省調整為10個行政監督區,各區轄6~10縣不等,并成立長沙(1933年)、衡陽(1943年)兩市。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國民政府退守臺灣以前,全省有2市、10行政監督區、77縣,湖南省政府駐長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當年設置長沙、衡陽2市,長沙、衡陽、郴縣、常德、益陽、邵陽、永州7直屬專區,湘西行政區及所轄永順、沅陵、會同3專區。此后行政區劃多次調整變更,到2002年末,全省共計劃分為14個地級行政區(13地級市和1自治州),122個縣級行政區包括34個市轄區、16個縣級市、65個縣和7個自治縣。
湖南在近代發生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1852年,曾國藩受命在衡州組建湘軍,鎮壓太平天國。在1898年,湖南是唯一支持戊戌變法的省份。1899年和1904年,岳陽、長沙先后被開辟為商埠,常德、湘潭增列為“寄港地”。1903年,黃興創立華興會,成為同盟會和國民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1926年-1927年,北伐戰爭期間,湖南農民運動聲勢最為浩大,農會成員發展到600萬人。1936年,粵漢鐵路全線通車?谷諔馉幤陂g,中國軍隊在湖南省境進行過幾次極其慘烈的抗擊日軍的戰役,包括長沙會戰、常德會戰,衡陽戰役和湘西會戰等。1938年,在“焦土抗戰”的口號下,半個長沙誤毀于文夕大火,1944年衡陽毀于衡陽保衛戰,全城僅剩三棟殘墻。
地理
-
主條目:湖南地理
長沙
衡陽
岳陽
株洲
湘潭
邵陽
常德
張家界
益陽
郴州
永州
懷化
婁底
湘西州
重
慶
市
湖 北
湖 北
貴
州
貴
州
廣 西
廣 西
廣 東
江
西
江
西
韶關
清遠
桂林
賀州
柳州
柳州
黔
東
南
銅
仁
地
區
恩施州
宜昌
荊州
咸寧
九江
宜
春
萍
鄉
吉
安
贛
州
|
地形地貌
湖南的東、南、西三面山地環繞,中部和北部地勢低平,呈馬蹄形的丘陵型盆地。西北有武陵山脈,西南有雪峰山脈,南部為五嶺山脈(即南嶺山脈),東面為湘贛交界的羅霄山脈。湘中地區大多為丘陵、盆地和河谷沖積平原,除南岳衡山山脈高達千米以外其他均為海拔500米以下,最高峰是炎陵與井岡山交界的井岡山,海拔2122米。湘北為洞庭湖、與湘、資、沅、澧四水尾閭的河湖沖積平原,地勢很低,一般海拔50米以下,因此,湖南的水系呈扇形狀匯入洞庭湖。
湖南以中低山與丘陵為主,面積約為14.9萬平方公里,占70.2%;崗地與平原約為5.2萬平方公里,占24.5%;江河湖泊水域面積約為1.1萬平方公里,占5.3%。臨近省區有廣東省、江西省、湖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重慶市。
湖南屬于江河中下游流域平原(長江、湘江)等和高原地臺帶(云貴高原)的過渡地帶,所以地理景觀獨特,人文也很有特色:平原經濟發達地區文化和封閉的山地文化的交融。
河流湖泊
湖南河網縱橫,幾乎全為洞庭湖水系,長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5341條,其中以湘江、資江、沅水和澧水四條河流最大。源自廣西東北部海洋山西麓的湘江全長856公里,為本省流量最大、經濟價值最高、流域最廣的河流;沅水,源自貴州云霧山,全長1033公里,為湖南境內最長河流,流量僅次于湘江。
洞庭湖為湖南最重要的湖泊,北接松滋、太平、藕池和調弦(已堵)四口納長江洪水,從岳陽城陵磯匯入長江,有調節長江水量的重要作用,由于江河的沖淤和人工圍墾,湖面逐年縮小。
氣候
湖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暖濕潤,年降水量1300-1800毫米,自東南向西北遞減。年平均氣溫16 °C-18 °C
自然資源
湖南礦產資源豐富,被稱為“有色金屬之鄉”和“非金屬之鄉”。已探明的有色金屬礦產達37種。鎢、鉍、銻儲量居全國之首,釩、錫、石墨、重晶石等礦產儲量豐富,居全國前列。大型礦山有世界銻都錫礦山、世界有色金屬博物館柿竹園、水口山鉛鋅礦等。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炎陵縣,天然次生林、銀杉群落)
- 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衡陽市南岳區,野生動植物、瀕危動植物)
- 黃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綏寧縣,森林生態及鐵杉、大鯢等珍稀動植物)
- 舜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寧縣,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及銀杉、資源冷杉等動植物)
-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岳陽市,珍稀水禽及其濕地生態系統)
- 烏云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桃源縣,森林生態系統及大型貓科動物)
- 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石門縣,森林及云豹等珍稀動物)
- 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大鯢及其棲息生境)
- 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桑植縣,亞熱帶森林及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
|
- 六步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安化縣,森林及野生動植物)
- 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宜章縣,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及珍稀動植物)
- 八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桂東縣,森林及金錢豹等珍稀動植物)
- 陽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牌縣,森林及黃杉、紅豆杉等珍貴植物)
- 都龐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道縣,森林生態系統、野生動植物)
- 借母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沅陵縣,森林生態系統)
- 鷹嘴界自然保護區(會同縣,典型亞熱帶森林植被及野生動植物)
- 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永順縣,天然次生林)
|
湖南省行政區劃
地級市
(自治州) |
湖南省 市轄區、縣級市、縣 、自治縣
|
|
長沙市 |
岳麓區 | 芙蓉區 | 天心區 | 開福區 | 雨花區 | 望城區
| 長沙縣 | 寧鄉縣 | 瀏陽市
|
|
株洲市 |
天元區 | 荷塘區 | 蘆淞區 | 石峰區 | 株洲縣 | 炎陵縣
| 茶陵縣 | 攸縣 | 醴陵市
|
|
湘潭市 |
岳塘區 | 雨湖區 | 湘潭縣 | 湘鄉市 | 韶山市
|
|
衡陽市 |
雁峰區 | 珠暉區 | 石鼓區 | 蒸湘區 | 南岳區 | 衡陽縣
| 衡東縣 | 衡山縣 | 衡南縣 | 祁東縣 | 耒陽市 | 常寧市
|
|
邵陽市 |
雙清區 | 大祥區 | 北塔區 | 邵東縣 | 洞口縣 | 新邵縣
| 綏寧縣 | 新寧縣 | 邵陽縣 | 隆回縣 | 城步苗族自治縣 | 武岡市
|
|
岳陽市 |
岳陽樓區 | 云溪區 | 君山區 | 岳陽縣 | 湘陰縣 | 平江
縣 | 華容縣 | 臨湘市 | 汨羅市 | 屈原管理區*
|
|
常德市 |
武陵區 | 鼎城區 | 澧縣 | 臨澧縣 | 桃源縣 | 漢壽縣
| 安鄉縣 | 石門縣 | 津市市 | 西湖管理區* | 西洞庭管理區*
|
|
張家界市 |
永定區 | 武陵源區 | 慈利縣 | 桑植縣
|
|
益陽市 |
赫山區 | 資陽區 | 桃江縣 | 南縣 | 安化縣 | 沅江市
| 大通湖管理區*
|
|
郴州市 |
北湖區 | 蘇仙區 | 宜章縣 | 汝城縣 | 安仁縣 | 嘉禾縣
| 臨武縣 | 桂東縣 | 永興縣 | 桂陽縣 | 資興市
|
|
永州市 |
冷水灘區 | 零陵區 | 祁陽縣 | 藍山縣 | 寧遠縣 | 新田
縣 | 東安縣 | 江永縣 | 道縣 | 雙牌縣 | 江華瑤族自治縣
|
|
懷化市 |
鶴城區 | 會同縣 | 沅陵縣 | 辰溪縣 | 溆浦縣 | 中方縣
| 新晃侗族自治縣 | 芷江侗族自治縣 | 通道侗族自治縣
|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 麻陽苗族自治縣 | 洪江市
| 洪江管理區*
|
|
婁底市 |
婁星區 | 新化縣 | 雙峰縣 | 冷水江市 | 漣源市
|
|
湘西州 |
吉首市 | 古丈縣 | 龍山縣 | 永順縣 | 鳳凰縣 | 瀘溪
縣 | 保靖縣 | 花垣縣
|
|
人口
- 湖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眾多的省份之一,2007年末,湖南總人口約6805.70萬人,在全國34個省市中,排名第7位。湖南又是人口密集的省份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319人,比全國平均人口密度高1倍多。全省人口中城鎮人口2752.91萬人,鄉村人口4052.79萬人,老年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98%。2007年,全省人口出生率為11.96‰,人口死亡率為6.7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25‰。
- 湖南有1個特大城市長沙,4個大城市岳陽、株洲、湘潭、衡陽。
湖南省各市(州)面積與人口數據(2007年末)
湖南省 |
211,854.69 |
63,550,000 |
68,801,436 |
長沙市 |
11,819.46 |
6,529,000 |
6,373,561 |
株洲市 |
11,262.20 |
3,696,000 |
3,803,387 |
湘潭市 |
5,006.46 |
2,757,000 |
2,880,492 |
衡陽市 |
15,302.78 |
6,722,000 |
7,501,635 |
邵陽市 |
20,829.63 |
6,739,000 |
7,578,526 |
岳陽市 |
14,897.87 |
5,158,000 |
5,455,118 |
常德市 |
18,189.82 |
5,438,000 |
6,119,945 |
張家界市 |
9,516.03 |
1,486,000 |
1,649,344 |
益陽市 |
12,325.16 |
4,174,000 |
4,658,822 |
郴州市 |
19,317.33 |
4,385,000 |
4,773,891 |
永州市 |
22,245.66 |
5,128,000 |
5,984,479 |
懷化市 |
27,562.72 |
4,558,000 |
5,052,807 |
婁底市 |
8,107.61 |
3,901,000 |
4,201,077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15,462.30 |
2,489,000 |
2,768,352 |
民族
湖南是一個多民族省份,全國56個民族,都有居民在境內生活。少數民族總人口達658萬人(名列全國第6位,次于廣西、云南、貴州、新疆和遼寧),約占總人口的10.21%。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是土家族(264萬)、苗族(192萬)、侗族(84萬)、瑤族(70萬)、白族(13萬)、回族(9.7萬)、壯族(2.4萬)、蒙古族(1.6萬)、滿族(8206)、維吾爾族(7939)等。少數民族分布在全省14個市州,但多數在湘西、湘南一帶,呈小聚居、大分散態勢。全省有1個民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轄1市7縣)、7個民族自治縣(即城步、麻陽2個苗族自治縣,新晃、芷江、通道3個侗族自治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江華瑤族自治縣)100個民族鄉。此外,桑植縣和張家界市永定區也享受自治地方優惠政策待遇。全省民族地區土地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28%。
宗教
- 佛教:佛教在湖南的歷史尤為悠久,現為湖南省的第一大宗教,對湖南人的社會生活影響較大。目前,湖南省各縣、市已恢復的佛教寺廟有近2000處,常住僧尼近4000人,居士和信徒約369萬人。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的有:南岳大廟、祝圣寺、福嚴寺、南臺寺、上封寺,長沙麓山寺、開福寺,岳陽圣安寺。南岳衡山聞名海內外,當地眾多佛寺常年香火旺盛。
- 道教:至2009年底,湖南省有道教信眾約110萬人,正式登記開放的道教活動場所(含固定處所)913處,道士近萬人。湖南最早的道教活動系東漢,據明《衡岳志》記載:“天師張道陵,嘗自天目山游南岳,謁青玉、光天二壇,禮祝融群君祠!蹦壳跋慊鹱钔氖呛怅柲显来髲R,長沙市岳麓山云麓宮,長沙縣陶公廟等。
- 基督教新教:在19世紀,湖南省曾是中國各省中抵制西方人影響最強烈的一個省。1901年以后,上百名西方傳教士進入湖南宣傳福音。1949年,湖南有教堂和傳教所827處,屬于28個教派,主要有真耶穌教會、內地會、長老會、循道公會、挪威信義會等。開辦有著名的湘雅醫學院以及許多福利機構,F在,湖南有新教教堂及聚會點630處,教徒已超過73萬人。近些年基督教新教發展很快。
- 天主教:天主教湖南總堂設衡陽,1949年,天主教有教徒6萬人,教堂355座。設9個教區(衡陽、長沙、永州、邵陽、湘潭、常德、沅陵、岳陽、澧縣),分屬意大利方濟各會、西班牙奧斯定會和美國苦難會管轄。1999年合并為一個教區。1998年,湖南有天主教堂54處,教徒約5萬人,主要分布在湖南北部。
- 伊斯蘭教:1998年,全省有清真寺44處,穆斯林共12萬人,主要是從明朝開始聚居在邵陽和常德兩地的回族、維吾爾族。
教育
-
主條目:湖南教育
2010年,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1.83萬人,在學研究生5.62萬人,畢業生1.31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1.05萬人,在校生104.72萬人,畢業生27.61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 30.29萬人,在校生76.48萬人,畢業生28.29萬人。普通高中招生37.05萬人,在校生101.90萬人,畢業生 36.18萬人。初中招生73.44萬人,在校生214.92萬人,畢業生69.75萬人。普通小學招生 86.38萬人,在校生479.16萬人,畢業生72.18萬人。特殊教育招生0.22萬人,在校生1.32萬人。全省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92 %,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83 %。
高等教育
- 參見:湖南省高等學校列表
湖南現有普通高等學校(不含軍校)102所,其中本科院校31所,?圃盒7所,高職院校64所。本科院校中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為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另有湘潭大學為省部共建重點大學。
科技
湖南在湘工作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45人,其中包括“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四倍體魚的魚類繁殖生理學家劉筠、新材料專家黃伯云、中國第一個研究試管嬰兒的遺傳學家盧光琇等世界頂級科學家。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7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6個,研制成功了雜交水稻、世界運算速度最快的巨型計算機“天河一號”、世界輸送高度之最的“三一”輸送泵等世界領先的產品。
文化
-
主條目: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多樣性結構中的—個獨具特色的組成部分。近百年來,隨著湖湘人物在歷史舞臺上的出色演繹,湖湘文化已受到世人的廣泛矚目與確認。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淳樸重義”,“勇敢尚武”,“經世致用”,“自強不息”。湖湘哲學思想以宋代胡安國為開創者,歷胡宏、張栻、王船山、曾國藩、譚嗣同、楊昌濟,以至毛澤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湖湘文學藝術具有“文道合一”的明顯特點。以曾國藩為首的“湘鄉文派”,就是此一特色的代表。這一特點,在毛澤東身上也鮮明地反映出來。湖湘教育大興于宋代,歷時千年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傳統:重視學思并重與知行統一,重視獨立思考與理性批判。岳麓書院就是此一傳統的見證與代表。
湖湘文化對宗教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態度,南岳大廟中的佛道儒共處就是典型事例。湖湘是中國民族最多的地域之一。在漫長的歲月里,各個民族由于歷史沿革、居住地域、生產方式和宗教信仰等的不同,孕育了豐富多彩的傳統習俗和民族風情,又互相滲透,彼此影響,匯合而成一種個性鮮明獨具—格的湖湘民俗文化。由于對實踐與實用的重視,湖湘科學技術素稱發達。早在商周,青銅冶煉已具相當規模。近代的銻都,更為全國冶煉之冠。馬王堆出土文物之精美,令人嘆為觀止。湖湘女性特點:中國傳統上有所謂“湘女多情”之說。
文化城鎮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
- 龍山縣里耶鎮(2)
- 望城縣靖港鎮 (4)
- 永順縣芙蓉鎮 (4)
- 綏寧縣寨市鎮 (5)
- 瀘溪縣浦市鎮 (5)
- 國家歷史文化名村:
- 岳陽縣張谷英鎮張谷英村 (1)
- 江永縣夏層鋪鎮上甘棠村 (3)
- 會同縣高椅鄉高椅村 (3)
- 永州市零陵區富家橋鎮干巖頭村 (3)
- 辰溪縣上蒲溪瑤族鄉五寶田村 (5)
飲食文化
- 湘菜
- 湖南小吃
- 長沙火宮殿臭豆腐,口味蝦,水煮魚頭,鴨脖子,唆螺、魚頭豆腐、耒陽壇子菜、荷葉包飯、臘肉,臘腸,剁辣椒、三角干子、龍脂豬血、津市米粉、岳陽燒烤、瀏陽蒸菜。
- 湖南茶
- 岳陽君山銀針(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安化黑茶、大庸古丈毛尖、長沙高橋銀峰和湖波綠、沅陵碣灘茶。
- 酒文化
- 醬香型的有武陵酒,曲香型的有德山大曲,都產于常德,曾獲國家金銀獎。益陽有南州大曲,衡陽有雁峰大曲,邵陽有邵陽大曲,吉首的酒鬼酒。
地方戲曲
傳統文化
- 岳麓書院、石鼓書院
- 馬王堆漢墓
- 湖南民歌
- 女書
- 湘繡
- 中國南岳衡山國際壽文化節
文化產業
-
主條目: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
- 電視媒體
- 湖南廣播電視臺是湖南省最權威的電視機構,是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旗下的電視放送機構,旗下共有十余套節目,分別為湖南衛視、湖南衛視國際頻道、湖南經視、娛樂頻道、都市頻道、電視劇頻道、公共頻道、瀟湘電影頻道、金鷹紀實頻道、快樂購物頻道、金鷹卡通衛視、青海衛視、先鋒紀錄頻道、先鋒乒羽頻道、快樂學習頻道。推出了《快樂大本營》、《玫瑰之約》、《晚間新聞》、《新青年》、《音樂不斷》等一系列名牌欄目,在中國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確立了娛樂傳媒的強勢品牌地位。被中國媒體譽為“快樂旋風”、“玫瑰花香”的“湖南電視現象”,一時間風靡大江南北。截至目前,湖南衛視在中國國內所有省會城市實現完全入戶,中心城市入戶率位居省級衛視第一, 在中國全范圍的有效覆蓋率超過60%,覆蓋人口已達7.6億。在全球,湖南衛視進入日本和澳大利亞普通家庭,更是唯一進入美國主流電視網的中國省級衛視。湖南衛視綜合競爭力僅次于CCTV的三個頻道,居全國第4;湖南衛視的主持人汪涵、何炅、李湘入選中國十大節目主持人。湖南衛視全天播出24小時,在湖南省內14個市州、72個縣市均有轉播,信號覆蓋全中國4個直轄市與29個省會城市、161個縣市,收看人口約達2.5億(截至2011年)。目前其自制欄目有《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給力星期天》、《童心撞地球》、《飛行幼樂園》、《玩名堂》、《我們約會吧》、《稱心如意》、《好好生活》等。該頻道的電視劇超過其播出總量的60%,其中自制電視劇占總量的70%,引進的電視劇占30%。而據其官網提供的資料,湖南衛視的收視率、到達率、觀眾忠度均位居國內十大上星頻道之首。
- 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
- 出版業
- 追溯出版湘軍,可以回到兩千多年前東漢時期湖南耒陽一個叫蔡倫的青年發明的造紙術。中南出版傳媒集團通過多介質媒體集群鎖定目標人群,以集團下屬的書、報、刊、網、電視、電臺及新介質媒體,在時間和空間上均形成了強勢的影響力和控制力。
- 報業:體壇周報、瀟湘晨報、湖南日報、長沙晚報
- 出版:湖南人民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湖南美術出版社
- 文學
- 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建立,產生了一批飲譽中國現代文學史的著名作家、文學理論家,如田漢、歐陽予倩、成仿吾、沈從文、丁玲、周立波、張天翼、蔣牧良、葉紫、康濯、謝冰瑩等。
- 與文學湘軍一樣,不少藝術、體育界名人成為文化湘軍又一支勁旅。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畫家黃永玉、現代文藝先驅、國歌歌詞作者田漢,作為文化湘軍的老前輩,不僅在藝術界享有很高的威望,而且為湖南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藝術人才。如著名金石家李立,繼承發展了齊白石的風格,享譽全國乃至東南亞各國。李谷一憑一曲湘味十足的花鼓戲,唱響全國;宋祖英以湘女特有的唱腔使之全國聞名。譚盾這一土生土長的長沙伢子,以他獨特的才華和對音樂特有的感悟,成為世界級音樂大師。還有張也、陳思思、李姿銳、關貴敏、程志、奇志、大兵、瞿穎等使湖湘之都群星燦爛。
- 體育
- 陸莉、熊倪、李小鵬、劉璇、龔智超、楊霞、龍清泉在中國奧運史上留下了燦爛星光。
- 賀龍體育文化中心
- 中國長沙環湘江自行車邀請賽
- 岳陽汨羅江國際龍舟公開賽
經濟
-
主條目:湖南經濟
2011年湖南省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9,669.56億元(3,045.39億美元),占內地總量的4.17%;湖南經濟總量首次超過上海,居內地省份的第9位;GDP同比增長12.8%,增速居第13位;根據年中人口推算,2011年湖南人均GDP為29,880元(4,626美元),居內地省份的第20位。
改革開放以來,與其他一級行政區的經濟發展速度相比,湖南的經濟增速曾長年處于中等偏后的位置。傳統上湖南農業經濟數量大,所占比重高,屬于農業大省。但經過30余年的發展,全省經濟結構漸漸趨向于合理,近5年來經濟增速也有明顯提高,但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仍舊占有較大比重,第二產業欠發達,第三產業有較快的發展。1979-2007年29年,按絕對數比較,2007年湖南省GDP為1978年的62.22倍;根據同期全國平均物價水平推算,GDP年平均增長率9.3%,低于同期全國9.8%的平均水平,年平均增長率次于寧夏、吉林、江西等18個省份居19位。1978年-2008年,湖南GDP總量在全國的位次一直在第10位至第13位間輪替,1978年位居全國第11位,1995年居第10位,2006年居第13位,2007年居第12位,2008年居11位。1978-2007年湖南經濟的年增長率,有15年低于當年全國平均水平,15年高于當年全國平均水平;30年間有18年年增長率低于10%,12年高于10%。GDP總量的發展,1993年突破1千億元,2004年突破5千億元,2008年突破1萬億元。人均GDP的發展,1989年首次突破1千元(全國1987年突破1千元),2000年突破5千元(全國1995年突破5千元),2005年突破1萬元(全國2003年突破1萬元)。
交通
湖南交通便利,已建立起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相結合的立體運輸網絡。2009年全省公路水路完成客運量13.4億人次,旅客周轉量602億人公里,同比增長7.2%、6.3%;完成貨運量12.3億噸,貨物周轉量1514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1.8%、10.7%。
鐵路
湖南有京廣、 京廣深、滬昆、焦柳、湘桂、洛湛和渝懷7大干線,其中京廣、京廣深、焦柳、洛湛鐵路縱貫南北,滬昆、湘桂、渝懷連接東西;此外還有懷邵衡、衡茶吉、 石長 、醴茶(醴陵—茶陵)、郴嘉鐵路(郴州—嘉禾)、韶山鐵路(湘鄉—韶山)等多支地方鐵路。全省鐵路進出省通道8個,境內鐵路營運總里程3,693公里,其中客運專線518公里,鐵路復線率49.3%、電氣化率57.5%,路網密度為1.74公里/百平方公里,構成了“三縱二橫”鐵路運輸網,在路網中擔負著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的功能。
2009年作為京廣深港高速鐵路一段的武廣客運專線建成通車,設計時速350公里,長沙至武漢僅需1小時,至廣州僅需2小時,2012年4月1日,武廣高鐵與廣深港高速鐵路廣深段貫通運營,從長沙南站可直達深圳北站,耗時僅約2小時50分,2012年9月28日,石武客運專線鄭武段開通運營,武廣高鐵與鄭西高鐵貫通運營,從長沙南站可直達鄭州東站和西安北站,分別只需約3小時50分和6小時30分,此外杭長客運專線、長昆客運專線也已開工。
2010年7月,長株潭城際鐵路開工建設,全長95.5公里,設車站21個,時速200公里,建設工期4年。另長益常城際鐵路也將在近期開工建設。
公路
截止2011年末,湖南省公路通車總里程232,19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2,649公里;鋪裝和簡易鋪裝路面達到148,766公里,占公路總里程的64.07%。境內有國道15條6,068公里(含8條國家高速公路)、省道152條36,574公里,縣道30,705公里、鄉道54,543公里、專用公路1,534公里、村道102,766公里,公路密度達到106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橋梁34,215座總長1,150,257米;農村公路總里程188,013公里,省內100%的鄉鎮和99.8%的行政村通公路,其中99.7%的鄉鎮和86%的行政村通水泥或瀝青路[3]。
湖南境內分布的15條國道主干線,其中七條為等級公路,八條為國家高速干線。其中七條為等級公路中的106、107、207和209國道自北向南縱貫湘東、湘中、湘西部,319、320和322國道由東至西橫穿湘北、湘中、湘東南部。八條國家高速公路中的G4、G55和G65呈南北縱向,G56(杭瑞)、G60(滬昆)、G72(泉南)和G76(廈蓉)4條呈東西向;G5513(長張)為G55聯絡線,呈東西走向。
高速公路
-
主條目:湖南高速公路
截至2011年年末,湖南省在建和通車的高速公路總里程6,450公里,其中通車2,649公里;在建項目達45個,總里程3,801公里[3];在建和建成高速公路總里程躍居全國第3位,全省14個地州市已實現全部以高速公路連接,所有市州與省會長沙實現“4小時交通圈”,長(沙)株(洲)潭(湘潭)、 衡陽、岳陽、常德、邵陽、郴州、吉首與懷化為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其中京港澳高速公路G4縱貫南北,滬昆高速公路G60、泉南高速公路G72橫貫東西,還有長張高速公路G5513、長沙繞城高速公路G0401、韶山高速公路S01、長潭西線高速公路S41、長株高速公路S21、衡邵高速公路S80、宜鳳高速公路S31、道賀高速公路S81均已通車,另有二廣高速G55湖南段(其中邵永段已通車)、包茂高速G65湖南段(其中吉茶段、吉鳳段已通車)、廈蓉高速G76湖南段、杭瑞高速G56湖南段(其中常吉段已通車)、岳臨高速S61(其中潭衡段、隨岳段已通車)、張花高速S10、平汝高速S11、長瀏高速S20、婁懷高速S70等在建,到2012年,湖南將形成覆蓋全省、快速暢通的高速公路網絡,實現全省90%以上縣城可在30分鐘內上高速公路,省會長沙至其它13個市(州)政府所在地均可實現當日往返。加上規劃中的高速公路,湖南的高速路網將形成6縱9橫3環的格局,總規模8318公里,(國家高速公路3463公里,地方高速公路4855公里),其中縱向主線3287公里,橫向主線3412公里,環線565公里,其它高速公路1054公里。
水運
湖南省水運發達的地區分布于湘北湘東地區,航道通航里程達11,398公里,基本形成了以洞庭湖為中心,長江、湘江、沅水干流為依托,岳陽港、長沙港等重要港口為節點的水路交通運輸體系,2011年湖南省完成水路貨運量1.8億噸,預計2020年全省水路運輸貨運量將達到2.9億噸。湘江為全省主要航道,預計湘江水路貨運量在2020年、2030年將分別達到2.7億噸和3.9億噸,2020年長沙以下湘江河段貨流密度達到2.1噸[3]。
內河航運的岳陽、長沙為國內主要港口,湘潭、株洲和衡陽為省內主要港口,擁有年吞吐量10萬噸級以上的港口69個,其中年吞吐量在100萬噸以上的港口11個,港口年通過能力9100萬噸。擁有千噸級泊位27個,裝卸機械1508臺。其中岳陽港航運物流穩居全省第一、全國內河第七。目前,冠海海運公司開通城陵磯至上海、城陵磯至寧波兩條內支航線和城陵磯至臺灣高雄國際航線、城陵磯至日本國際航線、城陵磯至韓國釜山航線,對臺直航切實推進也真正意義的成為湖南唯一的國際口岸。
航空
湖南省運營的民用機場有長沙黃花、張家界荷花2個國際機場、常德桃花源、永州零陵、懷化芷江3個國內機場。2011年5個機場共運營航線118條,通航城市73個,航線網絡覆蓋了全國絕大多數省會、重要的大中城市和旅游城市。2011年5個機場完成旅客年吞吐量1,526萬人次,貨郵年吞吐量11.7萬噸,運輸起降13萬架次。其中沙黃花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368.5萬人次,繼續穩居中部地區第1位,全國第12位。長沙黃花機場跑道、滑行道由2,600米延長至3,200米,飛行區等級由4D升為4E,單體建筑規模中部第一、全國第五、總面積達21.2萬平米的T2航站樓于2011年7月19日正式投入使用[3]。根據《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湖南將改擴建長沙、張家界、常德、懷化、永州、銅仁鳳凰機場,新建衡陽、岳陽、邵陽(武岡)機場,開展前期研究婁底、郴州機場。
- 長沙黃花機場:為4E級民用機場,于1989年啟用,擁有通往國內、國際(地區)62個城市共86條定期航線,共有28家中外航空公司在長沙運營,有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廈門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在此設立運營基地,成為湖南對外開放的主要門戶和全國民用航空干線的重要樞紐,2011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368.5萬人次,保障飛機起降11.67萬架次,貨郵吞吐量達11.5萬噸,旅客吞吐量在全國機場列第12位,中部地區排名第一,國際旅客吞吐量51.26萬人次,連續7年超過其他中部五省的總和。2011年7月,總建筑面積21.2萬平方米的T2航站樓正式啟用,其僅次于北京首都、上海虹橋、上海浦東、廣州白云等機場,排名全國第五,中部最大,同時第二跑道建設工程也正式啟動,計劃工期2年,第二跑道長3800米、寬60米,將能夠滿足空客A380等F類飛機的使用要求。
- 張家界荷花機場:為4D級民用機場,1994年8月竣工,2011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14.8萬人次,在全國機場列第52位。
- 常德桃花源機場:為4C級民用機場,1996年8月復航,現執行航線4條,與全國5個城市通航,2011年完成旅客吞吐量30.8萬人次,在全國機場列第88位。
- 永州零陵機場:為4C級民用機場,2001年4月復航,2011年完成旅客吞吐量2.8萬人次。
- 懷化芷江機場:為3C級民用機場,2005年12月正式通航,2011年完成旅客吞吐量8.8萬人次。
旅游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 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產,1992年)
- 苗疆長城(世界文化遺產長城的一部分)
- 湖南崀山(世界自然遺產中國丹霞的一部分)
國家5A級風景旅游區
|
- 岳陽市岳陽樓—君山島景區
- 湘潭市韶山旅游區
- 長沙市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區
|
國家4A級風景旅游區
-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
- 長沙世界之窗
- 長沙岳麓山風景名勝區
- 張家界黃龍洞旅游區
- 常德桃花源風景區
- 株洲炎帝陵旅游區
- 郴州東江湖風景旅游區
- 郴州蘇仙嶺風景名勝區
- 長沙海底世界
- 張家界土家風情園
- 張家界寶峰湖風景區
- 張家界江埡溫泉度假村
- 張家界市茅巖河九天洞旅游區
- 益陽奧林匹克公園
- 湖南省博物館
- 長沙天心閣
|
- 長沙市雷鋒紀念館
- 岳陽市任弼時紀念館
- 湘潭市彭德懷紀念館
- 湘潭市韶山滴水洞景區
- 郴州市汝成溫泉福泉山莊
- 郴州天堂溫泉
- 長沙市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
- 張家界萬福溫泉國際旅游度假區
- 張家界天門山旅游景區
- 永州九嶷山舜帝陵景區
- 郴州莽山國家森林公園
- 張家界龍王洞旅游區
- 株洲市茶陵云陽山景區
- 張家界市大庸府城
- 永州市祁陽浯溪碑林景區
- 懷化市芷江抗戰授降舊址
- 湘西州鳳凰古城景區
|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 衡山風景名勝區(1)
-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2)
- 岳陽樓洞庭湖風景名勝區(2)
- 韶山風景名勝區(3)
- 岳麓山風景名勝區(4)
- 崀山風景名勝區(4)
- 猛洞河風景名勝區(5)
- 桃花源風景名勝區(5)
|
- 紫鵲界梯田—梅山龍宮風景名勝區(6)
- 德夯風景名勝區(6)
- 蘇仙嶺—萬華巖風景名勝區(7)
- 南山風景名勝區(7)
- 萬佛山—侗寨風景名勝區(7)
- 虎形山—花瑤風景名勝區(7)
- 東江湖風景名勝區(7)
|
國家地質公園
- 張家界砂巖峰林國家地質公園
- 郴州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
- 崀山國家地質公園
- 鳳凰國家地質公園
|
- 古丈紅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 酒埠江國家地質公園
- 烏龍山國家地質公園
-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
|
國家礦山公園
國家森林公園
-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市武陵源區)
- 神農谷國家森林公園(炎陵縣)
- 莽山國家森林公園(宜章縣)
- 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瀏陽市)
- 云山國家森林公園(武岡市)
- 九疑山國家森林公園(寧遠縣)
- 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雙牌縣)
-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鳳凰縣)
- 黃山頭國家森林公園(安鄉縣)
- 桃花源國家森林公園(桃源縣)
-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市永定區)
- 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長沙市雨花區)
- 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資興市)
- 舜皇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安縣)
- 東臺山國家森林公園(湘鄉市)
- 夾山寺國家森林公園(石門縣)
- 不二門國家森林公園(永順縣)
- 河洑國家森林公園(常德市武陵區)
- 岣嶁峰國家森林公園(衡陽縣)
- 大云山國家森林公園(岳陽縣)
- 花巖溪國家森林公園(常德市鼎城區)
|
- 云陽國家森林公園(茶陵縣)
- 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新化縣)
- 中坡國家森林公園(懷化市鶴城區)
- 幕阜山國家森林公園(平江縣)
- 金洞國家森林公園(祁陽縣)
- 百里龍山國家森林公園(漣源市、新邵縣)
- 千家峒國家森林公園(江永縣)
- 兩江峽谷國家森林公園(城步縣)
- 雪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洪江市)
- 五尖山國家森林公園(臨湘市)
- 桃花江國家森林公園(桃江縣)
- 藍山國家森林公園(藍山縣)
- 月巖國家森林公園(道縣)
- 峰巒溪國家森林公園(桑植縣)
- 柘溪國家森林公園(安化縣)
- 天堂山國家森林公園(常寧市)
- 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寧鄉縣)
- 九龍江國家森林公園(汝城縣)
- 嵩云山國家森林公園(懷化市洪江區)
- 天泉山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市永定區)
|
國家重點公園
其他名勝
- 岳麓書院、石鼓書院
- 毛澤東故居、彭德懷故居、劉少奇故居
- 張谷英村
- 長沙世界之窗
- 九嶷山
- 炎帝陵
- 壺瓶山
- 省立第一師范(青年毛澤東紀念館)
參見:湖南保護區列表
道教名山
- 三十六小洞天,湖南境內6處即南岳衡山、醴陵市小溈山、寧遠縣九嶷山、望城縣洞陽山、辰溪縣大酉山和桃源縣桃源山洞天;
- 七十二福地,湖南境內12處即岳陽君山、郴州蘇仙嶺(馬嶺山)、長沙鵝羊山、岳麓山洞真墟福地(云麓宮)、衡陽南岳衡山青玉壇、光天壇、洞靈源、桃源綠蘿山、津市彰龍山、常德德山、新寧金城山、武岡云山福地。
湖南名人
詳細名錄請參見:湖南名人、長沙名人
湖南屬于名人眾多的省份。古代籍貫湖南的名人并不多,重要的有蔡倫、黃蓋、蔣琬、楊再興、懷素、周敦頤、李東陽、王夫之等人。但近現代名人數量十分驚人。從清朝的魏源、曾國藩、彭玉麟、左宗棠、劉坤一、譚嗣同等人開始,民國時期的黃興、熊希齡、劉揆一、劉道一、蔡鍔、宋教仁、譚延闿等人,共和國成立時的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 彭德懷、賀龍、羅榮桓、粟裕、陶鑄、王震、宋任窮、陳賡、雷鋒等人,一直到當代的湘潭人馬英九、瀏陽人劉兆玄、湘潭人宋楚瑜、瀏陽人胡耀邦、長沙人朱镕基等人,以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居多,有詩云“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也有許多著名的文化人士,如衡陽人瓊瑤、湘潭人馮小剛、湘潭人齊白石、鳳凰縣人沈從文、長沙人田漢等。
生平與湖南有關的重要歷史人物還有屈原、賈誼、張仲景、孫堅、杜甫、朱熹、張栻等。
曾國藩云:天下書院楚為盛,楚之書院衡為盛。 湖南人對岳麓書院中的對聯“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稱賞備至,這里的“惟”和“于”是發語詞。
省人民政府官員
|
- 省委書記
- 黃克誠
- 金 明
- 周小舟
- 張平化
- 王延春
- 華國鋒
- 毛致用(1977年-1988年)
- 熊清泉(1988年4月-1993年9月)
- 王茂林(1993年9月-1998年9月)
- 楊正午(1998年9月-2005年12月)
- 張春賢(2005年12月至2010年4月)
- 周 強(2010年4月至今)
|
- 省長
- 陳明仁
- 王首道
- 程 潛
- 黎 原
- 華國鋒
- 毛致用
- 孫國治(1979年12月-1983年2月)
- 劉 正(1983年2月-1985年6月)
- 熊清泉(1985年7月-1989年2月)
- 陳邦柱(1989年-1995年1月)
- 楊正午(1995年1月-1998年10月)
- 儲 波(1998年10月-2001年8月)
- 張云川(2001年8月-2003年3月)
- 周伯華(2003年3月-2006年9月)
- 周 強(2006年9月-2010年6月)
- 徐守盛(2010年9月-)
|
友好省州
日本滋賀縣(1983年3月25日)
美國科羅拉多州(1984年1月23日)
比利時埃諾。1986年9月15日)
法國中央大區(1991年10月28日)
烏茲別克塔什干州(1993年3月4日)
奧地利布爾根蘭州(2000年9月27日)
越南乂安。2001年11月28日)
南非北開普。2003年9月11日)
德國薩爾州(2006年11月23日)
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州(2009年5月4日)
日本德島縣(2011年10月2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