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代以來,每年農歷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薩吉誕日)前后,佛教徒和當地工商界都聯合舉辦盛大紀念活動,遠近朝山拜佛者和游人紛至。 1983年廟會制度恢復,至1989年共舉辦7屆。1989年廟會為期1個月,舉辦各種活動12項。 大型的佛事活動有:百歲宮金堂佛像和無瑕真身開光儀式、水陸法會、紀念金地藏(金喬覺)誕辰1294周年法會、祗園寺傳授三壇大戒和佛教禪宗二祖慧可法師道場地址證會等。聯誼活動有首屆中國四大佛山聯誼會、海內外高僧大德座談會等。
皖南徽菜是安徽菜系的主要代表,徽菜向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稱。它的特點是常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鮮,擅長燒、燉,講究火工!凹t燒頭尾”、“紅燒劃水”、“腌鮮桂魚”等均為膾炙人口的傳統名菜。 以蕪湖、安慶、合肥地區為代表的沿江菜,以烹調河鮮、家禽見長。代表菜有長江鰣魚、無為熏鴨等。 以蚌埠、宿縣、阜陽等地方風味形成的沿淮菜,咸中帶辣,湯汁口重色濃,慣用香菜佐味和配色。最有名的當屬“符離集燒雞”和“奶汁肥王魚”了。
宣筆、徽墨、宣紙、歙硯是我國文房四寶中的珍品,從唐、五代時就名噪藝林,一直享譽至今,人稱“安徽文房四寶”。 此外,蕪湖鐵畫、舒城涼席、古井貢酒、名茶祁紅、屯綠也是饋贈佳品。
安徽省雖地處內陸,相比華東各省,經濟較不發達,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全省已初步形成了比較發達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其中尤以鐵路運輸最為發達,鐵路通車里程2500公里以上,居華東首位。 鐵路:全省現有15條鐵路,除京滬、京九、隴海三大過境干線外,省內主要鐵路有:淮南煤炭外運的主要通道淮南鐵路;連接長江南岸工業走廊的寧銅鐵路;穿越皖南山區的皖贛鐵路;在阜陽與“大京九”接軌的濉阜、阜淮、漯阜鐵路;連接皖、贛、鄂三省的運輸大動脈合九鐵路;“華東第二通道”宣杭鐵路等。即將于2001年竣工通車的銅九鐵路建成后,將形成東起上海,西抵武漢的沿江鐵路大動脈,正在建設中的“西部大開發十大工程之一”的西合鐵路將再造一條東起上海,西抵寧夏中衛的“隴海新干線”。合肥、蚌埠、阜陽是重要的鐵路樞紐。 公路:以省會合肥為總樞紐,與淮南、阜陽、蚌埠、宿縣、蕪湖、安慶、宣州、黃山等地市聯接線為主干,構成通往全省各市縣的公路網,F有國道9條,省道66條,總長度達1.22萬公里。全省已建成合肥—南京、合肥—蕪湖、合肥—銅陵3條高速公路和銅陵長江公路大橋、蕪湖長江公路、鐵路兩用橋(2000年底通車)。 水路:安徽省水路交通主要有長江航線和淮河航線。長江航線上的蕪湖、銅陵、馬鞍山、安慶港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池州港為二類開放口岸。蕪湖朱家橋外貿專用碼頭可停泊萬噸級海輪,裕溪口煤碼頭是長江上主要的煤炭輸出港;春雍降牢髌鹑蛹,經正陽關、鳳臺、淮南、蚌埠、五河、至紅山頭入洪澤湖,全長370公里,上至正陽關、下達長江,全年通航,干流客運以蚌埠、淮南為主要港口。 航空:合肥為本省航空中心,駱崗機場位于市西南郊9公里處,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汕頭、深圳、?、福州、廈門、西安、成都、武漢、鄭州、濟南等23條國內干線以及至香港的定期包機,省內可通航黃山、阜陽等市。著名風景區黃山也是省內重要的對外航空港,與國內18個重要旅游城市直航。此外,安慶、阜陽、蕪湖、蚌埠等城市也有民用或聯航機場。